问答详情

北京二手房是二次卖出房本下来没有满两年还要交营业税吗?按什么比例较呢?还要交那些税费百分比是多少?

合同纠纷 2019-08-12 13:3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契税
    营业税(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征收限定范围不同按面积大小来区分和过不过5年)
    个税(各地政策不同)
    登记费
    手续费
    印花税
    贷款还要交评估费 抵押登记费
  • 营业税已经改为了增值税
    二手房若是正常过户的话,按相关规定则需要缴纳以下费用:
    (1)增值税:税率
    5.55%,由卖方缴纳,同时规定:
    若是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宅,需按照全额征收增值税;
    若是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2年的非普通住宅或者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2年的普通住宅,需按照两次交易差价征收增值税;
    若是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2年的普通住宅,则免征增值税;
    如果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如商铺、写字间或厂房等,则不论证是否过2年都需要全额征收增值税;
    (2)个人所得税:税率交易总额1%或两次交易差的20%,由卖方缴纳
    征收有两个条件:家庭唯一住宅以及购买时间超过5年。
    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
    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另外如果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印花税:税率1%,买卖双方各半,不过至今国家暂免征收。
    (4)契税:基准税率3%,优惠税率
    1.5% 和1%,由买方缴纳,同时规定
    若买方是首次购买面积不足90平的普通住宅缴纳交易总额的1%;
    若买方首次购买面积超过90平(包含90平)的普通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
    1.5%;
    若买方购买的房产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3%。
    (5)测绘费:
    1.36元/平米,总额=
    1.36元/平米*实际测绘面积; 一般说来房改房都是需要测绘的,商品房如果原产权证上没有房管局的测绘章也是需要测绘的。
    (6)二手房交易手续费总额:住宅6元/平米*实际测绘面积,非住宅10元/平米
    (7)登记费:工本费80元,共有权证:20元。
  • 涉及二手房买卖(交易)方面的税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契税:  契税由买卖双方缴纳。  根据《契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据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契税征收幅度并不一致。如:根据《北京市契税管理规定》,北京市在2002年7月1日之后缴纳契税的,一律适用3%的税率。个人购买普通住宅,在3%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普通住宅:,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
    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
    1.2倍以下这3个条件的住房为普通住房)。别墅、度假村以及每建筑平方米价格超过上年度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一倍以上的为高档住宅,不享受减半征收契税的优惠政策。  
    二、印花税:印花税由买卖双方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应纳印花税额为购房金额×适用税率。  
    三、营业税:  营业税由卖房人交纳。营业税率为:
    5.5%或差价×
    5.5%或免征。  
    (一)2006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全额征收营业税。  
    (二)2006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应持有关材料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免征营业税手续。地方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申请免税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凡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免征营业税。  
    (三)2006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不能提供属于普通住房证明材料或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执行销售非普通住房政策,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余额征收营业税。  
    四、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卖房者交纳。应纳税额为交易价格1%或是(转让收入—购房原值—转让环节缴纳的税费—合理费用)×20%  
    五、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率为二手房交易价格全额的1%或是减去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按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征收。(只针对非普通住宅,根据当地房地局政策)  
    六、其他费用: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费、交易手续费、产权登记费等的征收标准各地不一,建议买卖双方到当地相关部门咨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