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回迁房如何办理土地使用证?原来有土地使用证要拿产权证吗?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房产纠纷 2019-08-01 05:4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去民政局办理)和诉讼离婚(去法院办理),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协议离婚房产过户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诉讼离婚房产如何过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1、 协议离婚房产过户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结束婚姻状态的一种离婚方式。
    如果您是协议离婚的,离婚房产过户需要的手续必须有:
    (1)、关于房产分割的离婚协议书;
    (2)、离婚证及复印件;
    (3)、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的,需要提交经公证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
    (4)、房产证;
    (5)、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2、 诉讼离婚房产过户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未达成协议,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的离婚方式。诉讼离婚的没有离婚证,因此,诉讼离婚房产如何过户,需要的材料有:
    (1)、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及复印件;
    (2)、判决书中明确房产归属的可由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房产证;
    (3)、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4)、房产证。
  • 土地使用证证书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土地使用证内各项数据和编号,如单位名称、四至、土地数量、位置、土地变更等,必须与土地登记表相一致。土地使用证附图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底图或地籍图透绘获得。随着面积和界线的变更,附图也应作相应改动。  
    一、哪些房子需要办理土地使用证  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的范围包括城镇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和其他住房用地,它是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后的变更土地登记,发证对象为拥有房屋所有权的住房产权人。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进行发证登记并且两者权利主体一致,房屋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如何办理住房土地使用证  房改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土地使用证的办理:由住房户和原使用土地单位到辖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申请,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依法办理;如原用地单位已不存在,住房户可和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现在实际使用原单位土地的单位,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申请;如果住房由居委会管理,住户可和居委会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申请。  商品房住房土地t,土地使用证;的办理:由住房户和开发商共同到所在辖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住房户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房主身份证复印件、售房合同或单位售房证明或房产证。  如果城镇居民的工作单位或房屋开发商没有给房屋产权人办理住房,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人可向工作单位或开发商提出要求。仍不办理的,可向所在辖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举报。
  • 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费用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可见,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才需要给使用权人发给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为县级或者市级土地管理部门。  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转让要多少钱  根据相关规定,城镇居民办理土地使用证,主要是工本费和测绘费两项费用,其中工本费5元钱,测绘费规定居民房屋在100平方米以下(含100平方米)的收费13元,每增加50平方米加收5元钱,最高不超过30元。  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  
    1、契税:评估总额3%;  
    2、交易服务费:评估总额
    0.1%—
    1.5%;  
    3、评估费:
    0.1‰——4‰;  未交出让金的需补交出让金及地差价。
  • 办理土地使用证需要缴纳的费用:
    1、假如所购买的房屋用地属划拨性质的,需缴纳按评估价40%出让金,评估费、测绘费、登记费按不同的用地面积收取。交易服务费600元、证书费20元,印花税票5元。
    营业税
    5.4%,契税3%,增值税1%属财税部门收取部分。
    2、如果你所购买的房屋用地属出让性质的,则除出让金部分不用缴交外,其他收费同上。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贺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