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98万元买了套二手房,卖家税费全由我们出。过户费是多少

房产纠纷 2019-08-30 08:2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二手房交易过户流程:
    1、信息核对。买卖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屋产权证书、身份证件及其它证件。
    2、签合同。
    如卖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买方可以交纳购房定金(交纳购房定金不是商品房买卖的必经程序),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或称房屋买卖契约)。买卖双方通过协商,对房屋坐落位置、产权状况及成交价格、房屋交付时间、房屋交付、产权办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买卖合同。
    3、买卖双方共同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接受审查。买卖双方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手续后,管理部门要查验有关证件,审查产权,对符合上市条件的房屋准予办理过户手续,对无产权或部分产权又未得到其他产权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情况拒绝申请,禁止上市交易。
    4、立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根据交易房屋的产权状况和购买对象,按交易部门事先设定的审批权限逐级申报审核批准后,交易双方才能办理立契手续。
    5、缴纳税费。税费的构成比较复杂,要根据交易房屋的性质而定。
    比如房改房、危改回迁房、经济适用房与其它商品房的税费构成是不一样的。
    6、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交易双方在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完产权变更登记后,交易材料移送到发证部门,买方凭领取房屋产权证通知单到发证部门申领新的产权证。
    7、产权登记变更,发放贷款。对贷款的买受人来说在与卖方签订完房屋买卖合同后由买卖双方共同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银行审核买方的资信,对双方欲交易的房屋进行评估,以确定买方的贷款额度,然后批准买方的贷款,待双方完成产权登记变更,买方领取房屋产权证后,银行将贷款一次性发放。
    8、物业交割。买方领取房屋产权证、付清房款,卖方交付房屋并结清物业费后双方的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全部履行完毕。
  • 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是房屋交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出卖人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
    ”在房屋买卖中,“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亦即办理房屋产权证书的过户手续。既然房屋产权过户是卖房人的法定义务,相应的费用也依法应由卖房人承担。因此,过户发生的费用,双方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按法定交纳。
    一般卖方交纳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营业税。过户发生的费用,双方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按法定交纳。
  • 契税和土地出让金:普通住宅(144平米以下)按房屋价值的
    1.5%缴纳契税(由购买方承担);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上市交易的按房屋评估价值的5%缴纳土地出让金(由卖方承担);土地性质为划拨的房改房需缴纳1%的土地出让金(由购买方承担);购买普通住宅(144平米以下),5年以上(以房产证发证日期为准)的按房屋价值的1%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出售方承担),免营业税;5年以内按房屋价值的
    6.55%(营业税及附加
    5.55%、个人所得税1%)计征,提供正规销售不动产原始发票
    5.55%的营业税及附加可按差价(房屋价值-原始发票的价格)计征。 房屋测绘中介公司收取房产测绘费:住宅房产测绘费
    1.36元/平米;商业房产测绘费
    2.04元/平米;办公、工业、综合房产测绘费
    2.72元/平米。 房屋转让手续费和房屋登记费:住宅转让手续费6元/平米,由转让双方各承担(50%);住宅房屋登记费72元/件。(仅供参考)欢迎电话联系代办过户手续

  • 1、契税:指导价成交价× % =
    (首次购房征收
    1.5%;二次及多次购房或面积在144㎡以上征收3%)
    2、交易手续费:面积×6元/㎡ =
    3、转移登记费:80元/户
    4、专项维修基金:面积× 元/㎡ =
    (砖混22元/㎡;框架
    27.5元/㎡)
    5、个人所得税:成交价×1% =
    6、营业税:成交价×
    5.55% =
    (产权备案没有满5年)
    7、查档费:33元/户
    8、公证费:已婚300元/户、未婚400元/户
    三、贷款费用
    1、担保服务费:贷款金额×
    2.5% =
    2、抵押登记费:贷款金额×
    0.13% =
    3、评估费:成交价×
    0.3% =
    4、公证费:已婚300元/户、未婚400元/户
    公积金贷款还有:保险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德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