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车辆没有年审但是保险没有过期,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已经出了事故认定而且我已经把撞坏的设施陪钱,车现在修好了修理费用6位数,但是保险公司以我的车没有年审而拒绝理赔。车辆没有年审但是保险没有过期,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已经出了事故认定而且我已经把撞坏的设施陪钱,但是保险公司以我的车没有年审而拒绝理赔。

保险纠纷 2019-09-14 08:4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情况下,车险到期后的第二天就算脱保,一旦车辆出险,保险公司将拒绝赔偿。而且,交强险需在到期前90天内续保,一旦被有关部门发现退保,将会处以2倍交强险费用的罚款。
    虽然商业险没有强制规定是否购买、什么时候购买,但为了更好地规避汽车上路的风险,车主们应在车险到期的前几天进行续保,否则车辆出险后只能自行承担后果。

  • 1、根据交通法相关规定,没有年检的车辆并不具备上路的资格,如果还继续上路,查获将处以扣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2、未按时参加年审的车辆,造成的一切交通事故,由当事人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保险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因为保险单上标注拒赔对象,包括了年检过期的车辆,所以年检过期汽车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所有责任由当事人负责,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的。
    3、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车辆已经超过了年检期限,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再驾驶该车辆上路行驶,并尽快办理年检的手续。对于超过年检期一年以内的车辆,去车管部门办理年检手续时,不会面临处罚。
  • 车辆保险各险种分别承担哪些责任  
    (1)车辆损失险  负责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险车辆自身损失的赔偿责任。  
    (2)第三者责任险  负责保险车辆在使用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即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的赔偿责任。  
    (3)全车盗抢险  负责保险车辆因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造成车辆的全部损失,以及期间由于车辆损坏或车上零部件、附属设备丢失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4)车上责任险  负责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车上人员的人身伤亡和车上所载货物的直接损毁的赔偿责任。  
    (5)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  承担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所载货物从车上掉下来造成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而产生的赔偿责任。  
    (6)风挡玻璃单独破碎险  承担保险车辆在停放或使用过程中,其他部分没有损坏,仅风挡玻璃单独破碎损失的赔偿责任。  
    (7)车辆停驶损失险  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范围内的保险事故,造成车身损毁,致使车辆停驶而产生的损失,保险公司按规定进行赔偿。  
    (8)自燃损失险  车辆因电路、线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以及因运载货物自身原因起火燃烧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这些损失由本险种负责赔偿。  
    (9)新增加设备损失险  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范围内的保险事故,造成车上新增设备的直接损毁,由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未投保本险种,新增加的设备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  
    (10)不计免赔特约险  办理了本保险的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或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免赔金额,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也就是说,办了本保险后,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方面的损失,全部由保险公司赔偿。
  • 交通事故理赔的步骤
    1、“事故双方自行报案”处理程序以及相关手续: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双方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撤出事故现场,迅速恢复交通;
    (2)由责任方通知保险公司进行定损;
    (3)双方写明事故经过;
    (4)事故双方带上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公司定损单及其复印件,共同前往交警分局事故大队处理;
    (5)交警部门对事故进行核实后,由事故责任方赔偿损失。
    2、交警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以及相关手续: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迅速报警,交警进行现场勘查后,当场做出事故认定,撤出事故现场,恢复交通;
    (2)由责任方通知保险公司做出车辆损失鉴定;
    (3)双方共同前往交警分局事故大队,并提供驾驶证、行驶证、定损单的原件及其复印件,写出事故经过;
    (4)由责任方赔偿损失,无责方将事故维修费用发票交给责任方;
    (5)无责方离去,交警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责任方造成事故的违法事实做出处罚;
    (6)交警部门对责任方出具有效凭证,责任方依据该凭证找保险公司理赔。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博尔塔拉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