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劳动法》是否规定了本企业患有重大身体疾病的员工的医疗周期时间?劳动法是如何规定医疗周期的?如果医疗周期已经过去,单位是否需要职工出具劳动能力鉴定证书?

劳动纠纷 2019-11-23 13:2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

    劳动能力鉴定受理范围最新规定:


    1、工伤伤残等级鉴定


    2、因病办理病退鉴定


    3、委托鉴定

    3-1非法用工、童工及聘用退休人员发生公伤;

    3-2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委托超过工伤认定时限的;

    3-3因公负伤职工旧伤复发有争议的因果关系确认;

    3-4因公负伤与疾病界限不明的因果关系确认;

    3-5外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3-6法院、劳动仲裁、信访等部门委托按工伤鉴定标准鉴定处理的;

  •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此如果要进行劳动仲裁的,应当在申请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年内进行。
  • 所谓劳动能力鉴定在实践中通常被称为“评残”,是指劳动者在被确定为工伤后,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三个档次,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到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省、地(市)、县(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当地劳动、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主管人员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聘请参加鉴定的医生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的医学技术职称,并且由该委员会发给其聘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行政部门。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保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