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通过中介买房,卖方制作了拆迁证,但是一年半过去了,迟迟没有交房,期间有签补充协议交最后一间房的期限,还是没有交房,卖方可以起诉,还是卖方和中介一起起起诉?

拆迁补偿 2019-12-28 07:4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应该是不合理的。如果中介合同没有约定,就不要给。即使中介合同这样约定,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约定违反合同法关于违约金过高的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 拆迁纠纷起诉行政诉讼程序:
    (1)起诉
    行政诉讼实写"不告不来"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
    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
    (3)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4)裁判(裁定和判决的合称)
    裁定是法院在案件审理判决执行中,就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判决是法院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 ;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  
    1.拆迁补偿的方式  拆迁补偿的方式有两种:既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产权调换可以实行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结算差价或不结算差价的就地安置或异地产权调换。  我们律师在接受被拆迁人委托时应提示委托人,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补偿方式。但是选择权要受到以下两种条件的限制:一是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拆迁时被拆迁人只能选择货币补偿;二是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只能实行产权调换,被拆迁人不能选择货币补偿。  
    2.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  由于被拆迁房屋有私有房屋与公有房屋之区别,故拆迁私有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拆迁公有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房屋使用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共同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分别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1)拆迁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出租房屋且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  
    (2)拆迁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居住房屋的。  
    (3)拆迁房管部门依法代管的房屋的。  
    (4)拆迁宗教团体委托房管部门代理经租的房屋的。  上述所称的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包括由房管部门代理经租的私有居住房屋、落实私房政策后由房管部门代为经租的居住房屋,以及1983年12月17日《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实施前已经建立租赁关系,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且租赁关系延续至今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  
    3.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  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要注意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订立协议的主体。  
    (2)被拆除房屋的位置、性质、建筑面积。  
    (3)补偿安置方式。  
    (4)货币补偿金额。  
    (5)搬迁期限。  
    (6)违约责任。  
    (7)争议的处理。  
    (8)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还须注意如实行房屋调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还应当包括调换房屋的价值金额、面积、地点、层次和房屋交付时间等事项,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支付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拆迁居住房屋以期房调换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根据建设情况约定过渡期,并遵守过渡期的约定。过渡期内,由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拆迁人还应支付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则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房地资源局制定。  如当地对协议有备案要求的,受托律师应提示拆迁人应当按当地规定将其订立的所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报拆迁主管机关备案。
  • 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有效期为24个月。因在有效期内未能完成对被拆迁人的搬迁需要延长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有效期的,拆迁人应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延期原因,经征地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可延长12个月的有效期。
    延长期届满仍未能完成对被拆迁人的搬迁的,应重新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梧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