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 拿着气球乘电梯后,有人故意打开打火机烧气球,爆炸了。 我的头发是二级伤不是故意伤人的罪过。 必须被判几年

综合法律 2020-01-03 00:5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刑法反对除了正当防卫或司法机关人员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逮捕、抓获犯罪嫌疑人过程之中的最低限度的暴力之外的其他,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因此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轻伤二级或以上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样反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因此,如果受害人达到轻微伤或不足轻微伤,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行为人会被追究行政责任
    而所谓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是民事法律范畴,所保护的公民的人身权利。
    如果公民的人身权利被他人非法侵害,公民有权提出合理的民事赔偿主张
    所以,打人者必将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同时合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因此,故意伤害刑事案件,受害人完全可以在检方提起公诉阶段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 这是其合法的民事权利。

  •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受害人轻伤二级或轻伤一级,构成故意伤害罪,将会被按照刑法234条追究刑事责任。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受害人重伤二级或一级,亦按照刑法234条追究刑事责任量刑原则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系以特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量刑原则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如果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系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量刑原则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故意伤害案的伤情鉴定,参照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联合颁布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医,会根据伤者的受伤的位置及伤情程度,参照上述的标准给出相应的伤情鉴定,作为司法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追究责任的事实依据。
    4、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受害人轻微伤或不足轻微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会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追究行政责任。处罚原则为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符合从重情节的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上述处罚原则,由公安机关根据所调查的案情及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作出
    5、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或犯罪嫌疑人,还应依法承担受害人的合理的民事赔偿司法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7条
  • 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经公安机关对伤势鉴定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未构成轻伤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派出所根据案件事实,对当事人处以罚款、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属于轻微伤的按治安案件处罚。
      受害方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和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