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方骑电动车正常行驶,后方汽车超过我车后并道停车,造成追尾,请问谁的责任,前车超过后车停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求解后方汽车超过我车后并道停车,造成追尾,请问谁的责任,前车超过后车停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

交通事故 2020-04-14 17:0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高速上超过黄色警示速度行驶当然要扣分和罚款。

    2015年超速罚款和扣分标准

    一、机动车超速处以罚款的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违反限速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1、时速超过限定时速不到10%的,给予警告;

    2、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3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500元罚款;

    3、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上8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000元罚款;

    4、在限速为8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0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500元罚款;

    5、在限速为100公里以上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以上的,处2000元罚款。

    6、旅游客车、公路运营载客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车超过限定时速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的,处500元罚款,每多超5公里,加处200元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元。

    二、机动车超速扣分的标准

    1、超速处罚超过规定时速10%以内,不罚款,记3分;

    2、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以50元罚款,记3分;

    3、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50%的,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4、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未达70%的,处以500元罚款,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5、超过规定时速70%的,处以1000元罚款,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6丶超过规定时速100%的,处以2000元罚款,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 1、责任由肇事者全部承担。
    2、你可追究肇事者赔偿你的车辆损失。
    3、如威胁你的同事,可报警解决。 本律师特别提醒,任何法律问题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况且有些事实真相在以非专业的目光审视后所作的描述,不一定符合其原始法律状态。因此,在看不到原始 材料,听不到您对你咨询的事件的详细叙述的情况下,本律师仅仅是根据您的简单描述,依据法律法规作出咨询意见,该意见仅仅作为您分析的参考,而不能、也不 应当直接作为您处理法律事务指导法律诉讼的准则。
  • 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那么,第一车违规调头造成三车追尾如何处理,  
    一、第一车违规调头造成三车追尾如何处理  第一辆车赔第二三辆车。1第一车是全责,第二车是被第一车撞了惯性原理装到第三车,所以第一车全责。最终的责任划分以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二、三车追尾向保险公司索赔需要什么资料  如通过交警的话,交警队的责任认定书、调解书。三车的驾照、行驶证、交强险的复印件。  
    三、三辆车追尾如何赔付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通过现场勘查、记录、拍照以及调解取证,依据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划分事故责任。  典型的连续追尾事故,责任应如此划分:第一辆车无责;第二辆车负责第一辆车的损失和自己车亲前部的损失;最后一辆车负责第二辆车后部的损失及自己的损失。无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事故原因及责任无争议的,交警应按快速处理程序当场解决。
  • 汽车,电动车,责任事故认定是不我们说了算的,只是可以给你建议,最终还是交警判决为准。、
    按照你说的,这个事故应该机动车负事故的只要责任,因为非机动车有超速,不按照规定路线行
    驶。
    还有就是你负事故的全责,因为在十字路口,右侧车辆一个让左侧车辆先行,所以就是你要走全责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惠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