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本人怎样再次伤残鉴定,必须递交哪些原材料

劳动纠纷 2020-04-10 18:4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8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重新鉴定:  
    (一)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变化时,可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经办机构也可每两年提出安排复鉴一次,以便随伤残情况变化调整待遇;  
    (二)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结论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复鉴。省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伤残等级重新评定后除一次性补助以外其他待遇相应调整。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  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分为劳动功能障碍等级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鉴定,这两部分合在一起称为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机构分为两级:  第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确有必要,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作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必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为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不能再要求重新鉴定。
  • 伤残鉴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交通事故的伤害伤残鉴定,一个是工伤事故的伤残鉴定。  一:申请劳动能力(工伤)鉴定所需材料告知书: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原件,粘贴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2、有关病历材料(含有效的诊断证明,出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单等材料),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工伤者还需《认定工伤决定书》(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职工本人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5、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受委托人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职工的近亲属办理的,还需提交近亲属证明及近亲属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6、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7、申请鉴定还需要缴费280元/人/次,这个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可以向社保中心申请报销的。  二: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本人亲自前往并且提供由交警队提供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有关病历材料(含有效的诊断证明,出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单等材料),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 伤残鉴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
    该标准规定,构成多个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
    式中符号含义: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Ct:伤残赔偿总额,按其中最高一个级别计算。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
    Ih: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一个的伤残赔偿指数(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六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金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