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刑事辩护律师案例

向某某故意杀人获轻判
案情简介向某某(女)与李某某(女)系姑嫂关系。1998年2月李某某因所开设的面粉加工厂需要资金,从向某某处借款5000元,约定当年年底偿还。借款期满,李某某未依
高龙学律师
人看过
向某某故意杀人获轻判
陈某某诈骗一案(取保候审及不起诉)
2020年6月23日,陈某某因涉嫌诈骗取某工程公司工程款200万余元被某公安分居决定刑事拘留,后陈某某家属至我所咨询,经楚匠律师团队初步分析,陈某某的行为不构成
刘波律师
人看过
陈某某诈骗一案(取保候审及不起诉)
歌厅老板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
歌厅老板贩卖毒品,被判处无期徒刑。我为一个贩卖毒品集团的主犯担任辩护人,于2009年6月26日(注:全国禁毒日)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公判大会。他曾因吸食毒品
黄和清律师
人看过
歌厅老板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
诈骗罪之共同故意、主观恶性、诈骗数额、主从犯、从轻情节的辩护
倪某涉嫌诈骗罪辩护词尊敬的审判长:湖北维思德律师事务所接受倪某近亲属的委托,并征得其本人同意,指派杨春平律师担任倪某涉嫌诈骗罪一案的辩护人。接受委托后,我依法多
杨春平律师
人看过
诈骗罪之共同故意、主观恶性、诈骗数额、主从犯、从轻情节的辩护
代理陈某故意杀人一案,由死刑立即执行改判死缓。
【审理法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代理人】湖北英创律师事务所李国英律师【案情简介】陈某与张某因为赌场上发生纠纷被张某手下打了,次日陈某在某餐厅内找到正在和杨某
李国英律师
人看过
代理陈某故意杀人一案,由死刑立即执行改判死缓。
成功案例--刀劈两交警均致轻伤 辩护获轻判仅7个月
刀劈两交警均致轻伤辩护获轻判仅7个月2012年11月16日的《武汉晨报》A28版以《例行检查不配合莽汉抽刀劈交警》为题对该案进行了报道。该报原文:“河南刘氏父子
李宏国律师
人看过
成功案例--刀劈两交警均致轻伤 辩护获轻判仅7个月
诈骗罪获刑,律师辩护为其争取到从轻处罚
案情简介:被告人甲和乙在某小区通过手机QQ联系被害人,收取服务费、押金、保证金等共计6600元,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决:一、被告人甲犯诈骗罪,判处
鲁敏律师
人看过
诈骗罪获刑,律师辩护为其争取到从轻处罚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借款不还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律师点评: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2、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
雷兵律师
人看过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借款不还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张XX抢劫案二审
刑事案件上诉有效果!1、一审认定张X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持刀、威胁手段当场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孙志林律师
人看过
张XX抢劫案二审
故意伤害案如何争取判缓刑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8)鄂0107刑初***号公诉机关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某,无职业。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8年5月1
石佳佳律师
人看过
故意伤害案如何争取判缓刑
2/19
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最新问答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交通违规罚款标准
法律分析:交通法只是规定了一个罚款的幅度,比如一般性违法,处警告或20-200元罚款,较严重违法,比如准驾不符、无证驾驶、超速50%,处罚是200-2000元。这个幅度就大了,具体是警告,还是20元还是200元,还是1000,还是2000元罚款,各个省会制订更细的规定。不排除个别省市,通过人大批准后自行制订更为严格的处罚标准。比如深圳,对涉牌的违法行为可以处8000到1万元罚款。不管怎么样,如果你对交警的罚款标准表示怀疑的话,可以要求交警提供处罚依据,看与你的违法行为是否相符,再看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就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刑拘7天要取保候审吗武汉
法律分析:刑拘七天能取保候审。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进行取保候审,保证人缴纳保证金后犯罪嫌疑人即可暂时解除拘留。从拘留后到检察院批捕前,都可以申请取保,审批时间是七天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武汉地区的医疗保险需缴纳多久方能享受报销权益?
法律分析:医疗保险报销时限是多久.一般而言,报销时间的期限为一年,一旦过了一年的这个期限,再去指定地点去报销,则是没法实现的,所以只要是出院以后的一年时间内去报销,都是可以的,一旦过了这个期限就要续保。.另外,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农村医疗保险实行起来更难,经常会有农民找不到可以报销的地点,以及报销的费用比规定的少的问题,种种情况都表明了,我国的这种制度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完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想咨询一下未经他人允许,私自发别人的聊天记录,是否违法?
一、发和别人的聊天记录犯法吗1、未得到他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是违法的。和别人的聊天记录属于别人的隐私,私自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法。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所以想要公布和他人的聊天记录,需得到他人同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打听别人的隐私犯法吗不算。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涵盖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独创性作品,这些作品需要能够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如小说、诗歌、画作、音乐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等。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会面临法律责任。
一个结婚了,这个可以把户口分开
法律分析:可以分开。1、带好你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2、带上你独立的房产证、土地证(就是你的自建房的证),也可以带上村委会盖章出具的分户证明;3、带上分户的书面申请;4、到现户口登记地派出所申请,如果符合条件当场即可办理分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九条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离职日期是离职当天还是第二天?
法律分析:离职日期应该是最后工作日的第二天。一般劳动者在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里结清劳动者的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和社保转移手续。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我提交了网上立案,但一直没有通过
网上立案流程:首先登陆本地法院网;注册并登陆;选择创建网上立案;选各区法院、民事、起诉、他人申请;上传本人正面照、身份证正反面;添加原告、被告、证据信息;上传起诉状、当事人身份信息、委托书、代理人执业证、证据材料;最后提交。证据材料有一份能通过就可以,不必全部上传。网上立案后,接到法院通知后,请于五日内带纸质卷宗到我院办理现场立案手续,并在法院缴纳诉讼费用,逾期网上申请将被驳回。网上立案后,因系统原因,相关信息法院于次日收到,请不要在网上立案的当日来法院办理立案手续。不符合法院管辖的案件将被驳回。法律依据:《人民法院网上办案操作办法》第一条为深入推进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网上办案、电子诉讼档案管理和案件流程管理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审判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网上办案主要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立案、审判、执行、归档等环节均在内网办案系统中运行和办理,实现无纸化办案。第三条网上办案应当将全部诉讼类和执行类案件(包括行政非诉、国家赔偿、刑事内审)纳入网上办案系统管理。第四条各审判业务部门要按照案件流程管理时间节点要求,将案件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录入内网办案系统,确保案件审理与网上办案同步进行。
我们公司强迫我们的员工购买无尽的产品,强制消费该怎么办
公司若有强制消费的情形,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或者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