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19 16:39
人浏览

  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用人单位首先提出。那么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

  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哪些不能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1、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