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被辞退之后多久不能仲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9 08:59
人浏览

  当用人单位想要辞退员工的时候,也是需要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的程序来辞退,否则就是违法辞退。那么被辞退之后多久不能仲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被辞退之后多久不能仲裁

  劳动者被辞退的,可以在被辞退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企业员工被解雇赔偿金怎么算

  (一)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二)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三)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四)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五)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六)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三、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赔偿

  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被辞退之后多久不能仲裁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要是超过了规定的仲裁时效,那么即使提出了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也是不会受理案件的。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