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16 09:03
人浏览

  很多用人单位都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此时发生工伤的情况,公司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那么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如何申报工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也就是说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的,仍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工伤待遇。在处理工伤时,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并治疗终结后再申请伤残鉴定,之后再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等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

  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如何申报工伤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伤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关系仲裁。如果与相关单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申报工伤,且用人单位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如果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 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因此为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也可认定为工伤,受《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

  三、没签劳动合同遭遇工伤怎么处理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三份,可以直接到各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领取格式表格;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三)职工受伤害或者被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比如工资条、工牌、同事证言);

  (四)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

  (五)其他相应证据,比如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可以直接到工商局网站查询打印;如果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提交事故的相关证据材料,比如事故现场同事出具的证言,并附上提供证言同事的身份证复印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在15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由有权管辖的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 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申请人在30日内补充全部材料的,应当受理,并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如果涉及到劳动争议的问题,可以向当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