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36条内容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3 14:56
人浏览

  一、劳动法36条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

  1.这意味着,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够协商一致,他们就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

  2.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单位也同意解除,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将不会获得经济补偿金。

  二、解除合同应满足条件

  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条件必须满足:

  1.协商解除的必须是双方依法建立的合法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如果双方并非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劳动合同本身无效,那么就无法进行解除。

  2.劳动合同的双方都有权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可以提出解除的请求。

  3.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全部履行完毕之前进行。如果劳动合同已经履行完毕,那么就没有解除的必要了。

  4.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且不能违反法律的强行规定。

  三、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劳动者来说:

  (1)要慎重考虑是否提出解除动议,因为一旦提出,就可能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因此,避免写“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的辞职信”。

  (2)双方应签订书面的协商解除协议,明确解除合同的形式、时间、补偿和工资结算等事项。

  (3)尽量避免解除协议和补偿协议的分离。

  (4)以单位的书面解除通知为解除日,确保在收到书面通知之前应正常出勤。

  2.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1)在协商解除协议中应明确双方属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明确是谁首先提出解除动议。

  (2)明确劳动合同终止的具体日期,即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日。

  (3)明确劳动者应完成的工作交接事项,并规定劳动者在交接工作之外不得再以用人单位名义从事任何活动。

  (4)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及竞业限制或禁止的劳动者,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其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应履行的相关义务。

  总的来说,劳动合同法对合同解除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36条允许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如果是协商解除,劳动者需要提前告知单位,而劳动者主动提出的解除,通常不会获得经济补偿金。

  对于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者同意的,则可以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的补偿。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法律快车的在线律师。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劳动法 辞退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