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案件证据采信规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12 00:06
人浏览

  民事案件证据采信规则包括真实陈述义务原则、举证时限原则和证据价值评判中的经验法则。刑事侦查笔录是不能直接作为民事证据使用的,民事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

  一、民事案件证据采信规则

  民事案件证据采信规则如下:

  1.真实陈述义务原则。真实陈述义务原则必然要求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诉讼时,必须诚实信用,不管是在法庭上接受质询,还是接受其他调查,都必须实事求是,如实陈述。

  2.举证时限原则。举证时限,就是要求当事人尽快、及时地提出有关证据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或反驳对方的主张,如果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举证,就将导致丧失证据效力的法律后果。

  3.证据价值评判中的经验法则。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进行裁判的前提和基础,对事实的认定必然涉及对证据价值的评判,以及对各种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推论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或真实。在诉讼制度中,对证据价值的评判和认定事实所进行的推理都是基于法官的自由心证,然而依据自由心证做出认定必须有一定的根据或判断标准,这就是,正确的心证必须符合理性及经验法则。

  二、刑事侦查笔录能否直接作为民事证据使用

  刑事侦查笔录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不能直接作为民事证据使用。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三、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要求的诉讼证明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法律快车提示,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没有对证明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对证据的要求是“证据确实充分”,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举证要求来规定,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都作了如此规定,有的学者称之为“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关联法条

《民事诉讼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