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员工一直不来上班还要工资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6-10 12:00
人浏览
导读:工伤员工一直不来上班还要工资是可以调整岗位的。工伤需要找劳动局的,自受伤之日起三十天内由用人单位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者由员工在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工伤员工一直不来上班还要工资怎么办

  工伤员工一直不来上班还要工资可以调整岗位,但是不能辞退劳动者。因为工伤员工本身的特殊性,《劳动法》对其权益有着特别的保护规定。对于一至六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应保留劳动关系,除非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五至六级工伤员工严重违纪除外)。而对于七至十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四种情形才能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不续签;

  2.工伤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3.工伤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的情形;

  4.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关闭、撤销或注销等情形的。

  除此四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以其他理由与工伤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二、工伤需要找劳动局吗

  自受伤之日起30天内,用人单位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没在30天内提出工伤申请认定工作的,伤者或家属可以在一年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一年的不再受理。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原件);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受伤人身份证;

  4.用人单位登记注册资料(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5.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6.初诊病历资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三、工伤伤残鉴定申请书怎样写

  法律快车提醒您,工伤伤残鉴定申请书首先应该注明受害者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姓别、年龄,受伤的部位,受伤的原因,受伤地点等。进行工伤伤残鉴定,就需要当事人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然后才有可能启动相关鉴定程序。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