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金额怎么认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8 01:16
人浏览
导读: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金额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诈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就会构成的合同诈骗罪。

  一、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金额怎么认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金额的认定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3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0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合同欺诈怎么报警

  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构成合同诈骗的,被诈骗的人员应当及时的去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到法院起诉也可以,经法院审理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的,会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建议立案查处。

  三、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合同”主要是指经济合同。即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目的依法达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去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为的目的。这里所说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既包括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单位或者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