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开除与辞退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4 22:40
人浏览
导读:开除与辞退的法律界定是员工是否有犯错误的行为,如果是员工的违规,单位一般会进行开除的处分。用人单位把员工辞退之后应该及时办理辞退手续,结清工资。

  一、开除与辞退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辞退包括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违纪辞退一般指用人单位对犯有严重错误,但不够开除、除名条件,经教育仍然无效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制度;开除是对犯错误职工作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它适用于严重违法乱纪的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辞退后多久结清工资

  当天。

  法律快车提醒您,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后,应及时与员工办理辞退交接的手续,以及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结清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被辞退五险一金怎么办

  用人单位会停止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在新单位入职后,会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