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欺诈的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29 10:50
人浏览
导读:本文为你详细解读民事欺诈的认定、欺诈行为撤销权及欺诈法律后果处理。从法律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解析民事欺诈的各种问题,帮助你了解如何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民事欺诈的认定

  民事欺诈是指故意通过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

  民事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存在故意隐瞒事实的情况,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行为人因此获得利益。

  二、欺诈行为撤销权

  《民法典》规定,受欺诈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同时,如果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也有权请求撤销。

  撤销权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事欺诈的认定

  三、欺诈法律后果处理

  一旦被认定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

  1.民事法律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或者被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你或身边人曾遭遇民事欺诈,除了追回损失,更要警惕避免再次陷入此类陷阱。

  对于任何关于法律的疑问,都可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随时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