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时合同是终止还是解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8:04
人浏览
导读:本文针对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分析了合同是应被终止还是解除的问题。同时,详细阐述了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差别以及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后果。

  一、不可抗力时合同是终止还是解除

  在面对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时,首先要明确合同是应该被终止还是解除。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的终止通常是指合同关系依法消灭,即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得当事人之间原先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复存在。

  因此,不可抗力时合同可以被解除,而非终止。

  二、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差别

  尽管合同解除和终止都涉及到合同关系的消灭,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1.合同的解除必然导致合同终止,但合同终止并不一定源于合同的解除。

  2.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在法律的溯及力上存在差异。

  (1)合同的解除可能具有溯及力,即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也可能不具有溯及力,这取决于合同的种类和履行情况。

  (2)而合同的终止通常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

不可抗力时合同是终止还是解除

  三、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后果

  当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1.尚未履行的合同部分应终止履行。

  (1)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

  (2)对于恢复原状,如果原物存在,应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2.解除合同后损害赔偿的范围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未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损害赔偿额应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面对合同解除和终止的问题时,我们应明确了解二者的差别和后果。如果你在实践中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