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本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6 13:00
人浏览
导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涵盖劳动权利与义务、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这些原则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框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本原则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以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2.这些原则构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导向,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框架。

  二、公民的劳动权利义务

  1.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这意味着公民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用工单位,并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

  2.劳动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尤其在劳动尚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第一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固有的反剥削性质下,这一义务显得尤为重要。

  三、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

  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一原则体现在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者、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全面保护劳动者权益,以及基本保护劳动者的最低限度权益等方面。

  通过这些保护措施,劳动法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2.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既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又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为此,劳动法对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进行了规范,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你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还有疑问吗?在法律快车,我们为你提供专业且全面的法律指导,让你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