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涉外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有什么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2:57
人浏览
导读:涉外民事诉讼级别管辖规定明确:基层法院管辖一般涉外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涉外案件。管辖原则包括属地、属人及实际控制原则,同时考虑诉讼与法院所在地联系、尊重当事人意愿。

  一、涉外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有什么规定

  涉外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主要遵循以下规定:

  1.通常情况下,基层人民法院负责管辖一般涉外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则负责管辖重大涉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民事案件时的层级分工。

  二、管辖原则及分类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原则主要包括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权原则和实际控制管辖原则。

  1.属地管辖原则是指如果涉外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住所、财产、诉讼标的物、产争议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等因素存在于一国境内或发生于一国境内,该国就具有对该案的司法管辖权。

  2.属人管辖权原则则强调,只要一方当事人具有内国国籍,无论其现在居住何处,内国法院对此类案件均具有管辖权。

  3.实际控制管辖原则则看法院是否能够对被告或其财产实行直接的控制,从而判断是否具有管辖权。

  4.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确定还依据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原则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维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5.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主要包括牵连管辖、协议管辖、应诉管辖和专属管辖。

  这些管辖原则和种类的设定,旨在确保我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涉外案件地域管辖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地域管辖是确定案件由哪个地区法院审理的关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主要包括牵连管辖、协议管辖、应诉管辖和专属管辖。

  1.牵连管辖是指对于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的被告,如果案件与我国境内有实际联系,可以由与案件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

  2.协议管辖则允许涉外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在书面协议中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

  3.应诉管辖则规定,如果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的管辖不提出异议而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4.专属管辖则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而发生的诉讼,由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之间协议选择法院管辖的,这种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属于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就不允许当事人自行协议改变管辖法院。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规则虽然复杂,但理解这些规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如有更多疑问,法律快车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