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双方在什么条件下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7 10:09
人浏览
导读:劳动关系解除需满足法定或双方协商条件,如劳动者严重违纪、用人单位裁员等。双方也可合意解除,体现自主性和灵活性。劳动合同终止时,双方需履行后续义务。

  一、双方在什么条件下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解除条件通常由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确定。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解除劳动关系。

  1.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

  2.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无法安排其他工作时,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时,也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3.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也是一种常见情况。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从而不再履行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

  二、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是一种常见情形。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

  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性辞退也是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重要原因。

  (1)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

  (2)非过失性辞退则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

  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也是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常见情形。

  (1)在经济形势不佳或企业经营困难时,用人单位可能需要进行经济性裁员以减轻负担。

  (2)企业富余职工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辞职。

  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是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一种情形。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双方在什么条件下解除劳动关系

  三、劳动合同终止情况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的情况。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没有续签的意愿或条件;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关系解除和终止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来法律快车,我们帮你解答法律难题,为你的职场之路保驾护航。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