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职工遇交通事故死亡负主要责任该如何赔尚

其他 2012-07-16 15:15 人浏览
共12位律师解答
  • 由肇事车辆依据交通事故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可以与我联系。
  • 不属于工伤!但公司仍应当支付三万元左右的非工伤意外死亡抚恤金。
  • 非自己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申报工伤认定的。
  • 找个不属于工伤,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处理。
  • 不属于工伤,只能按照责任比例要求肇事车辆承担赔偿责任。
  • 交强险可以赔十几万,剩下的部分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 如果是负主要责任,就只能要求交通事故赔偿,不可以要求工伤赔偿,本律师专做交通事故,不清楚可以电话咨询本律师
  • 由肇事车主及司机依据交通事故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可以与我联系
  • 不属于工伤,按交通事故赔偿。
  • 你好,上下班途中,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不纳入工伤的范围;工伤保险待遇将大幅度提高;不参加工伤保险和拒不协助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的用人单位将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1月1日起,国务院发布的新《工伤保险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主要有7方面的变化。一是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从制度上解除了这些单位和工作人员遭遇工伤风险的后顾之忧。   二是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将认定范围从原来的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伤害调整扩大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惠及了更多的职工群众。同时强化了责任意识,限定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才能认定为工伤,主要是引导职工群众高度重视上下班途中的交通安全,对上下班途中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如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行为造成本人伤亡的,不纳入工伤的范围。   三是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新《条例》取消了工伤认定争议处理中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缩短了工伤认定时间;设置了工伤认定的简易处理程序,对于事实清楚、双方无争议的工伤认定申请的认定时限,由原来规定的60天缩短为15天。   四是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从原来的48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提高至按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发放;同时,对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作了调整,将一至四级、五至六级和七至十级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上调,增加了3个月、2个月和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五是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借鉴了国际经验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明确了将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基金支付的规定,并且授权我部会同财政、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工伤预防费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办法。还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 “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 “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   六是加大了强制力度。新《条例》增加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的新规定,使工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也可以从制度上遏制部分用人单位恶意诉讼。对不参加工伤保险和拒不协助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的用人单位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提高了工伤保险的强制力度。   七是体现以保护工伤职工为本。为使工伤职工权益得到保障,新《条例》规定未参保的工伤职工在用人单位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此外,2011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保险待遇垫付做了规定,即未参保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其后向用人单位追偿;由于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的,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其后向第三人追偿。目前,国家、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正在制定该垫付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   职工个人不负担工伤保险费   黄险峰透露,新条例实施后,工伤保险费用将全部由用人单位负担,职工个人不负担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缴费工资与工伤保险待遇挂钩。他提醒参保人,为保障自身的工伤保险权益,单位职工应及时、定期查询本人的工伤保险参保信息,查看用人单位是否为本人参加工伤保险、是否按低于实际工资标准缴纳工伤保险费、是否有中断参保或修改参保信息等损害本人工伤保险权益行为。目前,个人可以通过深圳社保局开通的个人网页、银行卡绑定、前台打单等方式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黄险峰表示,为贯彻落实新《条例》保护职工这一弱势群体的立法精神和意图,该局将加大对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稽核,对未按规定参保的用人单位严格依法予以查处。参保人若发现用人单位未为本人参保,可向社保部门投诉、举报。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视同工伤的情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视同工伤的情形等同于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被鉴定工伤伤残等级后,都应按照新《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新旧《工伤保险条例》主要待遇对照表   以工伤职工缴费工资标准为深圳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891元为例,计算新旧《条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待遇差别:
  • 由肇事车辆依据交通事故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可以与我联系。
  • 如果属于工伤死亡,按工伤死亡赔偿。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质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有渐进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虫感染等)和突发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坠物伤及等)两种,不可拘泥于突发性一种情况。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2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