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朋友在一次公司聚会时,被一女同事带回家(本来朋友说去找房子的,女同事说她家附近有房子出租,所以才去)然后发生性关系。第二天女同事报案,公安机关是以民事纠纷案酒后性搔扰然后赔尝女同事6000元(是女同事先要的钱本来要8000我朋友不同意最后给6000元)。可就在此事后的10天又到公安机关报案说是强奸(我怀疑是想敲点钱吧,因为这个女同事平时作风不正派)!但朋友也已经承认是强奸,没有其它证据,只有我朋友的供词。现我朋友已被拘留在预审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翻不了供的话最多能判多少年?可以判缓刑吗?另外还要不要进行一些经济赔尝吗?

刑事辩护 2020-10-18 12:57 人浏览
共11位律师解答
  • 作为强奸案,女方报案,男方承认,这就不存在事实不清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的是犯罪的情节,主观方面,双方的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果判刑不会很重,但是对他的影响会很大,即使拘役三个月也可能会毁掉他的工作。 所以建议和女同事做好沟通,这种事情,是非就在两人的态度上。
  • 判多少年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我国刑法为体现“罪责法定”原则,对每种犯罪根据其社会危害性设定的处罚的标准。如故意伤害罪中致使受害人“重伤”的情况,量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官在审判时,没有法定理由,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只能在这个范围内给犯罪嫌疑人裁量刑罚。
  • 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宣告缓期执行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被判处刑罚,而且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没有个人危险性,不致危害社会的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其基本特征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缓刑,但保持在一定期限内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如果犯罪分子在人民法院规定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被查出有漏罪,也没有发出有新罪,考验期满,撤销缓刑,原判刑期不再执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查出有漏罪或者犯有新罪,也应当撤销缓刑,按数罪并罚的规定执行刑罚,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内,如果在考验期内发现缓刑人具有收监执行的法定条件,如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接受监督等情形,也要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期,执行的考验期不计算在刑期内。
  • 诈骗罪量刑参考标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重处情形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九)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缓刑适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未退赃或退赔的;
    (二)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三)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 聘请律师帮助
  • 委托律师进一步调取相关材料 办理此案
  • 委托律师办理
  • 建议委托律师帮助。
  • 应该不构成犯罪,不用担心。
  • 1、现在关键就是公安机关掌握了哪些证据,你朋友承认了是强奸的还不能只凭这个定案,还要综合其他证据来认定。 2、你可以委托律师去会见你朋友,了解情况后再确定辩护方案。 3、强奸罪一般判三年以上10年以下量刑,判缓刑的可能性比较小。 4、需要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 可来电咨询:13818082628 吴律师
  • 本人今年办理了一件强奸案,比这个严重多了,是暴力强奸,判了三年。你的这个情况,要早点委托律师处理。作为我来说,不认为是犯罪!要是沟通及时,应该能成功。要是不行的话,估计是三年!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