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劳动工伤律师文集

劳动合同的解除,双方各执一词,到底谁有理?
基本事实2016年7月18日,韩某入职J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双方签订有期限为2016年7月18日至2019年7月17日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工资标
杨芳娟律师
人看过
劳动合同的解除,双方各执一词,到底谁有理?
员工入职谎称未婚,入职后怀孕,公司能解雇吗?
二审:(2014)海中法民一终字第382号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员工入职谎称未婚,入职后怀孕,公司能解雇吗?
补助、补贴等是否计入工资总额?(最高法院观点)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补助、补贴等是否计入工资总额?(最高法院观点)
员工泄露薪资信息被解雇,法院判公司赔钱!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员工泄露薪资信息被解雇,法院判公司赔钱!
用人单位未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
一、基本事实2017年1月1日,张某入职A公司,双方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工种是通信基站维护工,具体从事通信基站的日常维护及发电工作。2019年1月22日下午13时
杨芳娟律师
人看过
用人单位未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
上班时间在朋友圈发微商信息,公司能解雇吗?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上班时间在朋友圈发微商信息,公司能解雇吗?
2020工伤赔偿5步走清晰明确
根据原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2020工伤赔偿5步走清晰明确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企业因何败诉?
缺陷条款之“最终竞业限制的期限,以双方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公司出具的书面通知为准”李女士为某网络公司(以下称网络公司)销售经理,在职期间掌握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企业因何败诉?
29种情形工伤认定汇总
一、认定工伤的7种法定情形三、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工伤的4种情形五、最高法院行政庭答复中认为认定工伤的7种情形七、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3种情形▌一、认定工
胡海春律师
人看过
29种情形工伤认定汇总
员工岗位被撤销就该被辞退吗?
实践中,部分劳动者咨询:我公司要做岗位调整,我这个岗位要被撤销,没了这个岗位我也要被辞退了,单位这样做合法吗?无论单位真实目的是否在于岗位撤销,还是借此辞退员工
许迪律师
人看过
员工岗位被撤销就该被辞退吗?
42/44
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最新问答
网易游戏未成年充值可以申请退款吗?
法律分析:退款方法:1、找到游戏客服,发送关键词“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等待回复。2、按照官方回复中的指引和链接填写退款申请,完成退款需要监护人的身份信息验证,包括人脸识别等进行审核。3、不勾选全额退款的话,默认退款是三个月内的消费记录。4、通过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用户可以申请全额退款,但退款之后该账号会被封号10年,也就是10年以内退款账号无法体验腾讯旗下的任何游戏。5、退款审核以及流程大约需要10天左右,审核完成后即可收到退款。游戏消费限制: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12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衍生问题:衍生问题:未成年人充值的举证责任是什么?“网络实名制”要求任何人玩游戏均需进行实名注册登记。若实名注册登记的是未成年人,则应推定进行游戏充值行为的是未成年人本人,除非游戏公司有相反的证据证明并非未成年人行为。若实名注册登记的是成年人,则应推定进行游戏充值的是成年人,此时,证明是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的举证责任由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承担。因此,未成年人通过自己实名注册登记的账号给游戏充值的情况比较简单,但未成年人通过父母的手机和游戏账号玩游戏的,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充值的钱款时,就需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进行充值的了。
未成年人被骗的钱能追回来吗?
被骗的钱的追回方式如下:1、当事人可以通过与诈骗人协商或向公安机关报警来要回钱;2、当事人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请求法院判决诈骗人返还钱财,可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提交给警方或法院。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的非法利益;2、年龄已满16周岁,同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能构成;3、只能有直接故意构成,同时行为而对公私财产还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4、一般是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让被害人相信,从而“自愿”的交出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第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死亡,请问医院有多大责任?
法律分析:住院期间病人突发死亡的,不一定是医院的责任。如果病人在住院期间突发死亡的,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否是病人自身情况导致的,还是医生治疗不善导致的。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得出鉴定结论后才能确定医院是否有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还给我做手术,这样我就可以向医院投诉了
您好,可以找医院医务科或者医保办投诉,讲清事情原委,由医院管理部门协调解决,这个方式比较直接。不行再找卫生局和医保局。另外,建议保留相关证据。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者需要相关的帮助,具体情况您可以联系我,进一步详谈,尽可能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投诉实行“首诉负责制”,患者向有关部门、科室投诉的,接待投诉的部门、科室工作人员应当热情接待,对于能够当场协调处理的,应当尽量当场协调解决;对于无法当场协调处理的,接待的部门或者科室应当主动将患者引导到投诉管理部门(含投诉管理专(兼)职人员,下同),不得推诿、搪塞。第二十五条投诉接待人员应当认真听取患者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应当核实相关信息,如实记录患者反映的情况,及时留存书面投诉材料。
营业执照不注销会产生罚款吗?
营业执照没注销一般不会罚款,但如果营业执照没有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其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主体,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营业执照会被吊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市场主体未依照本条例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第四十七条市场主体未依照本条例办理备案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登记机关确定罚款金额时,应当综合考虑市场主体的类型、规模、违法情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