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认定劳动关系需要满足哪几个基本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3:38
人浏览
导读:认定劳动关系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等等。如果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关系的,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进行赔偿。

  一、认定劳动关系需要满足哪几个基本标准

  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如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劳动关系与人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1.主体不同

  人事关系是事业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人事关系的一方主体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主要是企业。通常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具有人事编制的人员与单位是人事关系,事业单位聘用的无编制的工作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固定工、临时工等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应作为劳动合同关系。

  2.性质不同

  人事关系是事业与其工作人员之间一种聘用合同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

  3.纠纷解决机构不同

  因人事关系发生的争议应先到设于政府人事部门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应先到设于政府劳动部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劳动关系标准

  三、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如何赔偿

  法律快车提醒您,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进行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