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鉴定劳动关系的证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0-09 15:33
人浏览

  鉴定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工资支付的凭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的登记表、考勤记录等。确定劳动关系需要四十五日,自受理仲裁之日开始计算。

  一、鉴定劳动关系的证据

  鉴定劳动关系的证据如下: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或者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确定劳动关系要多久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三、关于认定劳动关系的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汕头招聘网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三条标准实际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劳动者”三方面的考察。法律快车提醒您,“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