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高绩效假文凭是辞还是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1 14:38
人浏览

  人在职场,往往身不由己,有人迫于压力,用造假的方式敲开企业的大门,在工作中成绩也很显著,而企业在查明真相后又无情地将他辞退,当事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到底孰是孰非?到底该如何杜绝假文凭?本次专题从各方角度为你一一解析。

  典型案例:

  “文凭造假,工程师被辞退”

  2006年2月,26岁的王罡怀揣着某三流大学的专科文凭和两年的工作经验南下到了深圳,开始了他的“梦之旅”。一个月下来,不知投了多少简历,由于学历太低,他面试的机会“寥若晨星”。王罡在人才市场附近转悠,便有做假证的人上前套近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花300元购买了一套伪造的某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工学学士学位,又投入到求职大军中去,经过近两个月的笔试、面试、复试,那年5月初,他终于被这家民营企业录用为电子研发工程师。试用期结束后,人事部代表公司与他正式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在这三年里,王罡工作成绩显著,前不久被提升为主任工程师。其基本工资也由原来的4000元涨到了6000元,再加上奖金和各项津贴、补贴等什么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8月中旬,公司老板忽然接到一封匿名举报信,说王罡的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全是伪造!老板非常恼火,他不能容忍员工不诚信、不忠诚!人事部经过调查,情况也属实,于是,公司正式通知王罡: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王罡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确定劳动合同有效,并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王罡申诉:能力胜任岗位,应该给予赔偿

  王罡认为:公司根据他的工作经历,并经过了笔试、面试和试用期,最后正式录用了他,实践证明他能够胜任工作。三年来,自己在各方面并未违反公司规定,工作业绩也不错。虽然文凭是虚假的,但公司在招聘时应当对其有核实的义务,公司未予核实,其过错在公司,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应有效。现公司以假文凭为由,解除其合同显然违反合同约定,因此,应支付其经济补偿金。

  仲裁判定:以欺诈方式签订的合同无效

  当地仲裁部门最终仲裁结果是:据《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视为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的约束力。”用人单位若发现劳动者使用假文凭,任何时候都可以以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任何补偿。《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十八条中对于劳动合同欺诈做了如下定义:“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王罡用假文凭求职,致使公司做出错误的决策,自己也受到了一定的惩罚。[page]

  观点对对碰:是辞还是留?

  人品很重要,造假要惩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然企业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选人还是首重人品,这样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可能还会搞小聪明。公司在制定用人标准时,应做特别说明:能力特别突出者可放宽学历条件,这样很多人就会放下包袱真诚面对应聘。 ——魏先生

  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企业招聘的宗旨是招到胜任岗位的人,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如果确认员工并无其他道德问题,可以原谅他为应聘需要而犯的错误。但要给予其必要处罚,如降级、降薪,但最好在做出处理之前与其进行一次友好的沟通面谈。 ——程小姐

  过来人心声:怀揣假文凭不敢跳槽

  杨红 女 28岁 地产业

  最近,杨红正为跳槽的事烦心,总公司后勤部招聘一位办公室主任,要求女性,30岁以下,本科以上文凭,有地产行业经验者优先。杨红现任这家公司的一个分店经理,各方面条件符合,同事们都劝她去应聘,而且总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也邀请她试一试。可杨红却有口难言,原来,她的本科文凭是假的,当年,大专毕业的她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找到一份工作,冒险去买了一张假文凭,没想到却蒙混过关。入职后,杨红凭着韧劲和努力取得良好业绩,一年后,她就被提升为部门经理。现在,年近30岁,杨红不想在一线市场打拼了,面临这样一个好的跳槽机会,她却无法抓住,她怕文凭的事情万一露馅,这几年的努力会付诸东流。静下心来,杨红决定在业余时间认真进修,争取早点考一张真文凭,然后再踏踏实实地去跳槽。

  专家点睛:

  民企招聘应确定重点:能力胜于文凭

  胡学谦(北大纵横资深管理专家)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文凭越来越高,企业招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动辄本科以上。对于那些十多年前拥有专科文凭的人来说,求职变得被动,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才,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却不得不在这样的门槛下止步,于是,有些人就冒险造假。

  政府机关和国企在招聘时是需要正规文凭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可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老板有着很大的主动权。对那些重视业绩的民企来说,最好提前对应聘者说明具体要求,弱化文凭,让他们以放松的心态来应聘,在工作中可以采取“变相马为赛马”的策略,加大业绩报酬的比重,激励员工展示才能。当双方的出发点和目标变得一致时,假文凭的问题也不会再困扰彼此。[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