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儿子患上白血病全家陷入困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1 18:49
人浏览

  来自贵州山区的巴先生,一家三口都在公明某台资企业打工,23岁的独生子巴鑫今年突患白血病。巴鑫患病后,全家人四处奔走求助,深圳爱心人士也不断伸出援手。但近日,巴鑫的母亲却被工厂解雇了,而正在医院接受第五期化疗的巴鑫也于前日接到工厂的通知,老板表示不再雇佣他。这连续的打击,令全家陷入绝境。

  晴天霹雳:小伙子身患“绝症”

  今年23岁的巴鑫,去年从贵州的一个小山村来到深圳,在公明亚旭塑胶制品厂当了一名普工,从事塑胶修边工作。而妈妈周益琼早在1995年就已经在该厂打工,是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老员工,父亲巴再坤也在同一家工厂打零工。原本期望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勤恳劳动换来美好的明天,却不料病魔悄然缠身。

  今年4月初,巴鑫觉得胸闷乏力,连上楼都困难,同时腹泻兼牙龈出血,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经过多次检查,最终被确诊是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对这个贫苦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庞大的医疗费用,前途未卜的命运,让一家人陷入绝境。

  现在,巴鑫已经坚持了4个疗程的化疗,正在接受第五个疗程,医生说再有三个疗程,巴鑫的病可能就会基本好转。可是,按每个疗程两万到两万五的费用,要治好巴鑫的病大概还需要近10万元。可是,前期治疗所花费的巨额医疗费用已经让巴鑫的家庭家徒四壁,负债累累,现在已经欠下医院近两万的医疗费,医院已经下了催费停药通知书。

  爱心涌动:援手伸向白血病患者

  在巴鑫入院治疗期间,不断有人给他提供帮助。深圳义工联的几位爱心人士在偶然获悉此事后,四处奔走呼号。义工联田燕、贾光明等人,除了经常到医院陪伴巴鑫外,还为巴鑫在网上发帖,四处求助,希望引起其他爱心人士的关注。

  据了解,巴鑫住院的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他减免了部分费用,巴鑫的亲人朋友都解囊相助。在最困难的时候,巴鑫一家三口所在工厂的员工也捐助了1万多元,此外,包括宝安区慈善会等公益组织也提供了数千元不等的捐助。期间,不断有爱心人士去医院看望巴鑫,给他鼓励和安慰。

  台资企业:我们已经做了不少

  巴鑫的母亲周益琼告诉记者,几天前她迫不得已与工厂签订了离职协议。她说,自儿子得病以来,自己因照顾儿子影响工作引发企业不满,接到解雇通知后,她曾到当地劳动站申诉,工厂随后收回成命,为其调换了工种,可工厂依然对她处处刁难,比如,工厂对其他员工要求打卡,却要求她打指纹。最终因担心被工厂开除,连离职补偿也拿不到,同时考虑到儿子治病急需要钱,听从好心人劝说,几天前才无奈在这家台资企业的解雇书上签了字,最终拿到了2万多元钱补偿款。她用这笔钱交了拖欠的医药费,希望能救儿子一命。[page]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公明亚旭塑胶制品厂行政部的林经理。林经理是台湾人,他说,巴鑫的母亲被解雇不是因为她儿子生了病影响工作,是因为工厂的正常精简裁员,“我们是一个有几千人的大企业,同周益琼一道被解雇的共有86人,我们是后来才知道她儿子得了白血病的。”

  说起巴鑫,林经理说,我们已经做得够多的了。“工厂是严格依法办事,解雇巴鑫是因为他已经请假半年了,按照劳动法规定,工厂可以解雇他。”林经理有些无奈地表示,工厂不是慈善机构,要靠经营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工厂都不行了,又怎么去做慈善事业呢?

  他说,得知巴鑫身患重病后,工厂还组织了募捐,共募集了1万多元。林经理说,如果巴鑫签下承诺书,可以考虑三个月后再解除他的合同。

  昨日,记者同巴鑫的父亲巴再坤取得联系,巴再坤说,工厂还是千方百计要解除劳动合同,下午他刚随工厂负责人去了劳动站,商量解除巴鑫劳动合同的事。“工厂说可以适当多赔点钱,但前提是签字解约,我怀疑巴鑫是得了职业病,坚决不签字,一切要等治好了病再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