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上海:元宵节后“招工难”形势有所缓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3 08:35
人浏览
记者在上海采访发现,元宵节后,返城农民工逐渐增多,部分企业春节后一度遭遇的“招工难”形势已经有所缓解。

记者2日上午在上海闵行区外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看到,这里已告别大年初六、初七时的冷清局面,大厅内的电子显示屏上密集滚动着闵行、嘉定、松江等区的企业发布的岗位,大厅内的座椅已被前来浏览求职信息的外来务工人员坐得满满当当。来自山东菏泽的农民工姜玉明说,他是在家过完元宵节后赶来上海的。此前已在浙江、上海打工4年的他说:“听说今年企业招人难,实际上只要待遇好一点、收入高一点,我们还是愿意留下来干的。”

闵行区外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蒋卫堃介绍,1日当天该中心人流量为300多人次,登记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近50人,人流量、登记量均较元宵节前翻番。

国内冻干设备制造的大型企业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吴怀东说,由于订单增加、产品升级等因素,企业今年需新招聘钳工、焊工等152人,但是从正月初七上班起的一个星期内,只招聘到9人。元宵节前后,企业从劳务公司接受的求职人数有所增加,上海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也吸引了不少应聘者。这两天,公司又招聘了9人。

同样受“招工难”困扰的上海合丰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寿钢说,元宵节后这两天,前来应聘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返城农民工介绍的同乡明显增多了。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负责人说,一些企业的“招工难”确实存在,这主要是信息沟通不畅、需求对接错位以及求职者短期观望等因素导致。随着元宵节后返城人数增加、就业信息发布更加充分以及企业招聘策略的调整,“招工难”有所缓解是意料之中。

从上海市人保部门监测的情况来看,不少企业正通过降低用人标准、上调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增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使用工情况逐日好转。

东富龙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吴怀东说,元宵节后公司进一步降低了招聘“门槛”。比如招钳工,以前至少要求中级以上,现在对应届技校毕业生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也接受,准备进厂后再进行培训。装备工的工资也普遍增加了20%以上。另有一些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每年的3月至5月是传统的招聘旺季,企业将赴外地大量“招兵买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