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扩大视野 体现就业公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13:08
人浏览

采访人:本报记者 盛若蔚

解读人: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 刘宝英

引入竞争机制

转换用人机制

《规定》的出台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在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意义重大。首先是为了扩大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视野,拓宽选人进人渠道;其次是保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素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三是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的程序,加强政府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监督;四是体现社会就业的公平,维护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证事业单位客观公正地选用人才。

《规定》适用于政府所属事业单位。今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除了国家政策性安置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人员、涉密岗位等确实需要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等特殊情况,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遵循四条原则

体现五个特点

事业单位建立公开招聘制度,主要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强调进人上公开透明,着重规范制度、条件、程序和权限。二是坚持单位用人自主权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三是坚持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四是原则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强调的是公开,要求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必须做到公开透明;二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行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充分体现各自的特点,不强求一致;三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进行,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四是考试内容具有事业单位的特点,体现岗位要求,考试的内容是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没有规定设置统一的公共科目;五是在考试的组织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可以由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此外,事业单位经批准还可以招聘外国国籍的人员。

  明确备案核准制度

加强公开招聘管理

为加强对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人的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规定》中明确了备案核准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招聘计划的报备制度。根据不同层次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招聘计划规定了不同的监督审查办法;二是地(市)、县(县级市)所属事业单位进人计划的核准制度;三是招聘外籍人员的核准制度。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首先要制定招聘计划并发布招聘信息,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并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后,要组织应聘人员参加考试考核、身体检查,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受聘人员并进行公示,在公示招聘结果之后,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管理,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分工,规定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是政府人事行政部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