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搞好分离分流 实现减员增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29 22:26
人浏览

搞好分离分流 实现减员增效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自1993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来,始终围绕以控制和逐年削减职工总量为目标,以竞争上岗和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为手段,不断降“量”提“质”,以适应企业转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本着压缩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择优上岗的指导思想,公司相继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减员增效经验,客观地分析了公司内部状况,不失业时机地提出“加大二个力度”:即加大压缩总量力度;加大内部竞争上岗的力度。据统计,公司1997年减员分流总人数达2874人(其中:退休1188人,预退休(内退)1356人,下岗分流120人,辞退147人,解除合同63人),占1996年底职工总人数的12%以上,是公司近年来减员分流力度最大的一年。这项工作由于公司领导重视、政策适度、工作过细、操作有情,所以整个过程得到了职工理解和支持,进展有序平稳。现就搞好分流、实现减员增效的做法谈些初步体会。

一、减员增效是企业行为

企业减员是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关键的一环。减员能否有力推进,首先经营管理层的认识要到位。企业转制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为了求生存和发展,无疑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基本目标。因此,企业生产不仅对原料、燃料、辅助材料,要货比三家,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而且对人工费用也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要求与同行比,要求与国际比,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企业用多少人?用什么人?与企业效益能养活多少人是没有直接关系,完全是脱钩的,用工与企业生产需要紧密相连。我们国有企业在较长的计划经济年代里,作为劳动力安置主渠道,普遍存在着冗员。所以减员分流不是上级要我们减多少,订一个具体指标的问题,它是企业行为,是企业面向市场身躯竞争的生死兴衰课题。效益差的企业有减员增效的问题,它确实是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同样,效益好的单位虽然目前还能养活一些人,但也应减员增效,这是经济对企业无情的客观要求。

二、减员要与企业人员结构调整相结合

不与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相结合的减员是消极的、被动的、短期行为的单纯性减人。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职工总量是与企业发展规模、生产手段等因素相匹配的,所以是动态的。当前我们减员潜力比较大,主要是由于过去吃大锅饭,“从多好办事”,一个人的活二个人来干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减员的重点是把现有的职工总量调整到与企业生产相匹配的职工总量上来,据此,企业的定员、定额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企业在注重量的“消肿”时,绝对不能忽视质的调整,当然这种质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职业培训,内部竞争上岗来实现。除此之外,企业在减员同时必须合理的增员,有必要引进适量的高文化、高素质的新鲜血液,使企业的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我们公司近几年来一方面停办技校,减员分流;另一方面每年又积极地向社会名牌大学招收毕业生,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职工队伍,进一步适应生产的客观需要。

三、在竞争上岗中减员

减员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开发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一个重要标志是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的机制。通常减员是相对富余人员说的,对企业生产来说,哪些人应该上岗?哪些又是富余人员?区分这个问题只有实施公平竞争,择优上岗,逐步理清这个界线。上海高桥石化公司自从新的用工机制建立以后,不论干部和工人,统一规定上岗合同期期限为一年,其目的在于构筑内部竞争上岗的小环境,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1997年公司已经进入第5轮竞争上岗,获得上岗条件的职工都签订了新一轮上岗合同。这次竞争上岗的特点是:①以生产装置为单位,以职工综合考虑评分为依据,高低岗之间流动人数不少于5%的比例;②“择优录用”,对于技术含量低、不能胜任工作者坚决安排下岗。由于公司下属各厂严格进行考核,较好地发挥了新的用工机制作用,竞争上岗优化了劳动力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队伍素质。据统计,签订新一轮上岗合同的工人有8032人,属高岗位流向低岗位的有199人,低岗位流向高岗位的有205人,综合考评不合格安排下岗的有84人。这种做法,有利于使在岗职工增加压力,努力上进,充分发挥岗位上潜能;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积极开发富余劳动力的资源。

四、政策措施保证减员运作

分离分流,实施减员目标的关键,是要有一系列配套的符合企业员工实际的政策,并努力付诸实行。1997年公司原来减员目标定在1996年底人数的2%,后来调整到5%,并要求争取达到10%的目标。减员力度增强,工作上困难重重,又必须有序平稳的进行,分流安置能否顺利完成,安置政策是一个关键。平时所说“市场无情,操作有情”,我们认为,所谓市场无情指企业实现减员目标坚决果断,一切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而操作有情则是对企业曾经作出过贡献的员工作出妥善合情合理的分流安置。19年公司制订减员政策,领导非常重视,亲自过问,亲自决策,整个方案按程序进行,三上三下,这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保证了分离分流,实现减员增效的顺利运作。

如对年龄段符合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除了少数技术骨干企业生产需要暂留的,在做好思想工作前提下予以暂留,其余原则上都作提前退休;对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富余人员,实行提前十年预退休。这些退休、预退休职工,他们从岗位上下来,在经济上损失了一块,但他们的行动确实为企业减员增效、为企业今后发展作了贡献,因此操作必须有情。我们在政策规定上,对于是企业行为要职工退休的,都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这些有限的经济补偿,在提前退休和预退休人员中反响较大,使他们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减员增效目标实现。

又如对于企业富余人员,因条件限制,一时安置不了的,我们实行临时性待岗回家或下岗回家,其时间最长为一年。如何作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怎样确定上述对象的生活费的标准必须要慎重,若与社会其他企业相比,定得过高,不利于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如果定的过低,虽然为企业减轻一时负担,但反过来影响社会稳定、企业稳定。所以我们对因个人原因下岗回家职工,其生活费标准定为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加企业有关福利费;而对企业行为待岗回家的职工,其生活费标准为略高于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加企业有关福利费。这样做,使这部分职工心理平衡。待岗下岗职工最关心的还是再就业和重新上岗问题,尽管待岗、下岗职工为数不多,但是我们坚持在一年时间内不少于一次安排再就业机会;对于夫妻双职工同时待岗回家的,所在单位在次月内,对其一方安排一次上岗机会。因此,由于政策适度,操作有情,虽然压缩总量力度较大、整个工作进展平稳。

五、减员过程实现“三个同步”

减员工作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为使减员分流工作有序进行,减少阻力,完成总体目标,我们在整个减员过程中,始终贯穿“三个同步”,即:公司机关和基层同步;干部和工人同步;全民和集体同步。这“三个同步”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更重要是实现减员目标总的指导思想问题。

一是公司机关和基层同步

这次减员分流,刚开始时基层单位有些职工情绪较大,认为减员总是减下面的,而留人则是留上面的,所以基层看机关。机关怎么办成了减员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我们公司做法是机关和基层一样,严格执行同一个减员目标,同一个减员政策,不搞特殊化。据统计,去年公司机关仅提前退休就有29人,预退休6人,完成减员目标12%。

二是干部和工人同步

这次减员分流工作,不论在机关还是基层,在同一政策面前能否做到干部和工人同步,这是企业很多人十分关注的一个敏感的热点问题。如果同样政策同样对待,即使分流下岗,职工就心服口服,思想工作好做;如果内外有别,搞照顾因素,本该分流下岗的职工也会有意见,减员工作就受阻。例如炼油厂党委书记和厂办主任的配偶是从事过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符合提前退休条件,在一些职工心目的,总认为她们肯定会千方百计的留下来的,但由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按政策办,都办理提前退休,这对全厂的减员分流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统计去年公司减员分流的干部人数有340人,其中科级及其以上干部即有48人。

三是全民和集体同步

在用工制度改革初期,为了开渠放水,公司兴办了许多“三产”、“集体”,当时为安置母体富余人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三产”、“集体”也面临着生意难做,人员过多的问题,所以减员增效不仅母体有这个问题,“三产”、“集体”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公司这次减员分流工作是全民和集体同步进行,执行同一个减员目标,同一个减员政策,同时进行,据统计,这次“三产”、“集体”减员总数为1338人,其中退休603人,预退休735人,减员分流力度也相当大。

六、减员必须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

减员是企业的必然,反过来,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进一步开发富余人员劳动潜力不仅政府要关心,企业也应该挑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重复过去“低工资、高安置”的做法,而是积极配合社会做好再就业工作,过去五年,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开渠放水,兴办“三产”,分流富余人员近4000人,去年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相继建立再就业工作指导机构,为下岗职工牵线搭桥,如以生产化纤产品为主的二厂连年亏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今年又有相当数量的职工要下岗待业。厂对再就业指导小组很重视,增加人员,加强工作,除了原已向外劳务输出65人以外,厂里还积极组织定向培训(如钻石加工培训、商业保险培训等),同时厂里拓宽门路,寻找机遇,果敢地抓住塑钢这一新兴行业的有利时机,克服各种困难,27名富余人员办起了塑钢门窗厂,从上半年经营收支基本平衡,下半年开始赢利,成功地开发了劳动力资源、缓解了再就业压力。

减员增效是深化经济改革,调整结构,搞活国有企业的必然举措。也是企业本身的长期任务。同时,减员会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组织领导、政策制订、工作方法上都要以人为本,谨慎细密,考虑周到,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减员增效工作引向深层次的问题将日益暴露,需要我们劳动工作者加强研究和探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