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购买保健品须谨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6 04:59
人浏览

近日,我委收到一老年消费者的投诉:反映其购买了某公司的远红外线床上保健品,使用后出现身体不适,遂要求退货,可经营者一直推诿、搪塞,久拖未解决,消费者十分气愤,无奈。老年人花钱购买保健品本来是为了保健养身,现在花了钱不但没有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反而惹了一肚子气,劳心伤神,为此,自贡消费者协会为避免广大老年消费者再受其害,特发出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须谨慎,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提高自身消费安全防范意识,对保健品广告要坚持五个不要轻信。一是不要轻信广告的宣传,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广告上所宣传的疗效产品,说明书上没有载明的不可轻信;二是不要轻信广告里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也不要轻信自己喜爱的大腕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这极可能是一次有偿“演出”;三是不要轻信白大褂的忽悠,穿白大褂的不一定就是医务工作者;四是不要轻信任何百分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等;五是不要轻信保健品宣传的图像信息,电脑技术可以任意改变人的形态。

二、选择保健品要因人而异。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物品,适宜于特定的人群,选用保健品要以每个人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体质而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功能的保健品,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保健品具有预防、调节、改善的功能,而对真正的疾病并不具有治疗的功能,因此不要轻信推销员夸大其功能的宣传。

四、专家认为,普通老人只要通过合理调节日常饮食、经常性的锻炼身体和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情就能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老年人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购买保健品后要索取发票,以便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保健也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无论是食用保健食品,还是使用保健器械,都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才能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此外,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看到医疗保健品推销广告,不要急于购买,应进行多方了解、询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非理性消费的发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