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券商欲绕道信托做大资产管理业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5 20:59
人浏览
从今年3月中信股债双赢成立以来,仅有两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获批设立,而同期仅深国投和平安信托就有29只证券类信托基金成立。证券类信托的成立速度令创新类券商眼热不已,目前已有创新类券商欲借道信托做大资产管理业务。
  

  创新类券商尝试突破

  某创新类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因为券商集合理财审批的速度太慢,他们将尝试通过信托的形式做大资产管理业务,改变该业务的弱势地位,让资产管理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基石之一。

  据介绍,这种尝试与私募基金通过信托公司发行证券类信托基金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证券公司作为投资管理公司,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由银行来托管。

  创新类券商作此类尝试的诱因在于证券类信托发行的速度令人艳羡。事实上,许多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公司最近就是一次同时发行两只产品,而且不间断地发行。比如,睿信资产管理公司在深国投已经发行了4只产品,而这家公司在深国投的第一只证券类信托产品也就是在今年2月才开始设立。但是,许多优质券商的集合理财业务从2005年3月起就开始运作,到目前为止其旗下的产品没也有超过3只,按照Wind资讯数据库统计,截至目前2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市值也仅有834亿元。

  “如果这条道路打通,我们的资产管理规模会迅速做大,目前我们的困境在于审批速度太慢,并不发愁资金来源。”某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坦言。

  

  不存在法律障碍

  分析人士认为,券商寻求通过信托的形式做大资产管理业务并存在法律障碍,而且券商发行的证券类信托基金也不同于此前的券商委托理财,而是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按照我国的信托法,证券类信托基金可以由信托公司发行,由一些有理财能力投资管理公司来进行投资理财,与目前市场上广为存在的私募管理公司相比,券商作为投资管理公司的主体资格无疑也不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券商管理的证券类信托基金也不同于此前的委托理财。首先,它不存任何保底承诺,其次它是在多方监管的环境下进行的,如由银行托管,在信托公司单独开立账号等等。

  券商作为资产管理人加入证券类信托基金的行列,无疑对目前私募基金领域形成冲击。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券商集合理财业绩明显在上半年跑赢了私募基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