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现在怎么计算二手房的转让费?

合同纠纷 2020-04-30 18:5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二手房交易需要交纳的税费:
    一、买房人应缴纳税费:
    1、契税:首套房的话房款的
    1.5%,非首套房缴纳3%;
    2、印花税:房款的
    0.05%;
    3、交易费:3元/平方米;
    4、测绘费:
    1.36元/平方米;
    5、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一般情况是在200元内。
    二、卖房人应缴纳税费:
    1、印花税:房款的
    0.05%;
    2、交易费:3元/平方米;
    3、营业税:全额的
    5.56%;
    4、个人所得税:房款的1%。

  • (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
    (2)房屋产权是否明晰
    有些房屋有好多个共有人,如有继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还有夫妻共有的,对此买受人应当和全部共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买受人与其签订的买卖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况下一般是无效的。
    (3)交易房屋是否在租
    有些二手房在转让时,存在物上负担,即还被别人租赁。如果买受人只看房产证,只注重过户手续,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赁时,买受人极有可能得到一个不能及时入住的或使用的房产。因为我国包括大部分国家均认可“买卖不破租赁”,也就是说房屋买卖合同不能对抗在先成立的租赁合同。这一点在实际中被很多买受人及中介公司忽视,也被许多出卖人利用从而引起较多纠纷。
    (4)土地情况是否清晰
    (5)市政规划是否影响
    (6)福利房屋是否合法
    房改房、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本身是一种福利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在转让时有一定限制,而且这些房屋在土地性质、房屋所有权范围上有一定的国家规定,买受人购买时要避免买卖合同与国家法律冲突。
    (7)单位房屋是否侵权
    一般单位的房屋有成本价的职工住房,还有标准价的职工住房,二者土地性质均为划拨,转让时应缴纳土地使用费。
    (8)物管费用是否拖欠
    (9)中介公司是否违规
    有些中介公司违规提供中介服务,如在二手房贷款时,为买受人提供零首付的服务,即买受人所支付的全部购房款均可从银行骗贷出来。买受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知如果被银行发现,所有的责任有可能自己都要承担。
    (10)合同约定是否明确
    二手房的买卖合同虽然不需像商品房买卖合同那么全面,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还应约定清楚。
  • 二手房交易税费总和计算方法
    1、证过5年+面积小于140平的房产
    1.5-2%契税+
    0.1%印花税+80元登记服务费+6元/平方米转让费+20元配图资料费+工商合同鉴证费
    2、证过5年+面积大于140平的房产3-4%契税+
    0.1%印花税+
    5.5%营业税(差额)+80元登记服务费+6元/平方米转让费+20元配图资料费+工商合同鉴证费
    3、证未过5年+面积小于140平的房产2%契税+
    0.1%印花税+
    5.5%营业税+80元登记服务费+6元/平方米转让费+20元配图资料费+工商合同鉴证费
    4、证未过5年+面积大于140平的房产4%契税+
    0.1%印花税+
    5.5%营业税+80元登记服务费+6元/平方米转让费+20元配图资料费+工商合同鉴证费
    5、房改房二手房过户费2%契税+
    0.1%印花税+1%土地收益金+80元登记服务费+3元/平方米转让费+20元配图资料费+工商合同鉴证费买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费用,但是一定要明白你所缴纳的费用是合理的,同样也要明白所谓二手房过户费到底是什么,是怎么算的,这样才不至于百花冤枉钱。
  •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是夫妻共有房屋,离婚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
    (二)》第20条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2、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补偿;
    3、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是:共有房屋能实际分割使用的,可以分割使用。对不能分割使用的,可以作价分给一方,另一方取得补偿。在确定房屋分给哪方时,应考虑双方住房情况、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庆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