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本人于2011年4月18日购买了位于东莞市*山庄一套楼顶房产,当时因时间较紧,我整体看过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原业主在2006年11月购买,2007年12月28日办理入伙手续,但一直未装修。 我原本计划近期装修,但我5月15日在现场查看时发现入户门楼面渗水严重导致门框、门扇损坏,厨房阳台下水管漏水,有拍下图片资料!厨房、洗手间防水待查。 我当即通知管理处跟进:楼面防水处理及更换入户门框、门扇及阳台下水管。他们的工程部人员当时承诺的很好,我感觉还可以。 但20多天过去了,他们一点动作都没有。我再催促他们,发现他们只是踢皮球,敷衍我的?在论坛一查,该小区类似问题太多了?业主都很失望? 请问:我该怎样依法维权?

综合法律 2018-09-05 14: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购房入户前提条件是房屋已交付使用,实际入住,并取得产权证。一次性付款购房入户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下同)及居民身份证;
    3、亲属关系证明(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下同);
    4、入住证明;
    5、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购买商品住房的提供);
    6、房屋产权证和房管局打印的房屋产权档案摘要(购买二手房的提供)。按揭购房入户所需材料:1-4项与一次性付款购房入户相同;购房合同、银行按揭公证书、最近6个月银行按揭缴款证明(购买商品住房的提供);房管局打印的房屋产权档案摘要、银行按揭公证书、最近6个月银行按揭缴款证明(购买二手房提供)。
    二、投资入户人员分为两种情况,
    1、购买非住宅用房入户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非住宅用房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户籍证明及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非住宅用房的房屋产权证(已取得的提供)、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购买商品房的提供);非住宅用房的房屋产权证和房管局打印的房屋产权档案摘要(购买二手房的提供)。资金投资入户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投资人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及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三、暂住期满2年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IC卡暂住证(含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3、入户人员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亲属关系证明,如《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等(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5、省、市、区社保部门出具的最近两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社会综合保险)明细表(原件);
    6、合法固定住所证明(人均不低于16平米)(原件和复印件);
    7、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迁入地址不详的提供)。
    四、成都市户籍人口全域迁移。
    1、《入户申请表》;
    2、投靠人和被投靠人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亲属关系证明,如《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等(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4、迁入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不限面积)(原件和复印件);
    5、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迁入地址不详的提供);
    6、入户人员1寸证件照片1张(16周岁以上人员提供)。希望以上资料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 业主维权的途径:业主维权是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是向当地房管局投诉的,另外视具体的侵权行为所归属的管理部门不同,具体处理。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五)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 发生房产纠纷如何维权,  
    (一)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房地产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二)求助于消费者协会商品房购销产生争议,解决过程中单个购房者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购房者可将商品房购销纠纷投诉于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消费者协会对相关商品房购销纠纷的买卖双方进行调解、处理问题。  
    (三)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处理针对所购商品房存在的与购房合同不符、施工质量、延期、物业管理、虚假广告、收费等问题,购房者可向包括地方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房管局、工商管理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并申请调解、处理。  
    (四)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规定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之外的纠纷,如购房合同的履行等问题,购房者可依据购房合同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五)通过法院司法途径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无法解决的房地产争议问题,可通过司法途径,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东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