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的爷爷死亡后留下遗产,后被我奶奶继承,爷爷的2分之1也没分割,后今奶奶也去世了,现在剩下我父亲和我二叔,因为我父亲和我二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所以我奶奶是我父亲的继母,但在我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所有财产划到我二叔名下,在旧房拆迁后分到2套房子2套门面,其中1套房子和门面的房产证是我奶奶和二叔的共同名字,另外2套是我二叔一人的名字,在对这个的贡献我父亲停薪留职去帮家里3年,最后什么都没有,但我二叔坐了10多年的牢,现在还是吸毒人员,为这个家什么都没有做,最后全是他一个人的,而且他告诉我在我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奶奶去公证处公证了所有财产是他一个人的,但是我还没看到公证书,如果真有请问这份公证书起法律效率不?这个是否属于剥夺他人的继承权?这房子在拆迁的时候我奶奶曾经找我父亲叫我父亲拿5万元补房款,等我奶奶去世以后分我父亲一套房子,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候我父亲根本就拿不出,而且5万元当时就可以在那个地段买套现在所拥有的67个平方房子,所以到现在我二叔说我父亲没有替这个价出力,当因为工作的问题我父亲虽然没有和我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是家里有什么事我父亲都是亲力亲为,现在我二叔想一人独占,我们该怎么做?

继承 2018-09-22 10:2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房产继承更名:遗产的房产过户需要所有继承人(即产权人)到场签名过户,基本流程和一般房产一样。稍有不同的是,遗产房产如果还在先人名下,需要出具死亡证明。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继承是遗产人死后才可以进行产权过户,所以这种过户方式的人比较少。
    同时,继承房产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房产继承有两种形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即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人,遗嘱继承必须是遗产人死前曾做过公证的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第二,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生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第三,因遗产是所有继承人的共同财产,房产的分割协议,需要每个继承人同意并签字方可生效。
    下面是房屋遗产继承过户费用:
    1、交易手续费:1元/平方米。
    2、登记费:住宅80元/套。
    3、房屋所有权证书工本费:一本免费,每增加一本收10元。
    4、印花税:5元/本。
    5、公证费:继承权公证费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来收取,最低不低于200 元。
    6、合同印花税:房屋评估价
    0.05%。
    7、契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需要缴纳契税
    1.5%。
    相关知识
    期间需要甲方提供出示的材料如下
    a.房产证原件和复印件
    b.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c.原始购房协议原件和复印件
    d.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
    e.如已婚需要提供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
    f.如已婚需要提供共有人同意出售意见书
    乙方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a.身份证 原件和复印件
    b.户口本 原件和复印件
    c.如不是本市户口需要提供暂住证
    当事人在办理房屋遗产过户的时候需要交纳的费用包括交易手续费、登记费、印花税等等,具体的费用标准可能各个地区有所不同。
  •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可以遗产继承,但只拥有使用权的房屋
      除了普通商品房外,还有央产房、军产房、公租房等等。由于这类房屋政策性很强,能否继承主要看政策规定。
      只有使用权,但可以继承的房屋
      有一些央产房、军产房等不能上市交易,虽然只有使用权,但政策允许继承。
    当然,继承的也只能是使用权,即死者的继承人对该房屋共同拥有使用权。然而多个继承人如何公平、合理并友好地行使共同的使用权,在实践中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比如,有的继承人要自己居住,有的继承人希望出租,收取租金;有的继承人抱怨自己使用的空间小,有的继承人认为公共区域无人维护等,往往矛盾百出。
      只有使用权,但不能继承的房屋
      此类房屋比较典型的是公租房。公租房的性质是租赁,对于租赁的房屋,公民不拥有所有权,而且使用权也不能继承。
  • 如果婚后办理的产权证,那么无论是写有谁的名字,都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均分割。但双方有约定的除外。有证据或字据证明双方的出资数额,可以不必一人一半等额分割房产。
      《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并规定了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若王先生与孙小姐日后在房屋产权证上记载的产权份额说明男女方对该房屋的所有权存在明确的约定,并载于国家机关出具的权属证书之上,那么离婚时对此财产应按双方的约定份额来分割。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石家庄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