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4年在某私人公司工作,机械维修受挤压伤,无劳动合同,走的是民事诉讼程序,法院委托鉴定为3级伤残,后续治疗费以实际发生为准!!!第一次单方鉴定为也是三级伤残,后续治疗费为500左右一天,(因为伤者小肠大部分切除剩半米多,需要每日肠营养支持)!案件经过复杂举证等,一审判决包括后续治疗费共128万左右,公司方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后,双方同意和解,现在已经超了审判期20多天,我们真心实意和解由开始90万到要求70万(因为伤者没康复急需用钱维持生活),对方一直50/60万,而且回复特别慢,现在法院那边也是不急不慢的等着公司消息,我们的律师还有法院经常打电话联系不到,现在不知道怎么办?

诉讼 2018-10-18 06:33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交通事故尺骨骨折后续治疗费怎么定,  
    一、交通事故尺骨骨折后续治疗费怎么定  通事故后续治疗费用以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或鉴定中心证明为准。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第二次治疗所需要的费用。  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支出的各项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后续治疗费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误工费的认定,如果因伤害导致残疾的,对于已经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了残疾赔偿金的,不应再计算,只能赔偿确实需要同往陪护人的误工费,因为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对受害人应当得到而没有的收入的补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对该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第三款规定的是受害人死亡的情况,因受害人已经死亡,不可能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形;只有第二款规定了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才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况,即后续治疗费只存在于造成人体伤害,虽经治疗仍留有残疾的损害赔偿案件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赔偿,而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带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amp;
    二、交通事故医疗费报销使用医保可否报销  交通事故医疗费报销使用医保可以报销,只要是医保范围内的用药。  
    1、医保缴纳情况可以到当地社保网站上查询,要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才可以。  
    2、医疗保险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报销,个人也要负担一部分并且有最高支付限额。  
    3、个人负担部分包括:
    (1)普通门(急)诊费用;
    (2)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费用;
    (3)住院(门诊规定病种)部分费用也要自付。  
    4、最高支付限额是指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医疗费用的最高数额。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 1.只要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发生劳务纠纷后就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包括:①工资支付凭证或者记录(职工工资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③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④考勤记录;⑤其它劳动者的证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劳动诉讼,或称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一、起诉要件及内容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他材料等。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须提供的诉讼材料。  
    二、举证指南  诉讼当事人应详细阅读法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按照其规定全面地向法院提供认为可以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的证据材料等证据。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劳动纠纷案件有关举证范围的指南,为您诉讼提供参考。  
    (一)一般举证范围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及送达日期;  
    2、劳动关系的证明;如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雇佣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者当事人其他协议等证明材料。  
    3、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明;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2、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职工违章违法的有关证据材料等;  
    4、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等;  
    5、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三)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  
    (四)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国:  
    1、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等;  
    2、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等。  
    三、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即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中卫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