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未成年人偷窃现金2600元该该怎么判刑,17岁,已取得对方原谅并已归还2600元

刑事辩护 2018-12-06 11:1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偷东西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亦即是构成盗窃罪。《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对盗窃犯罪的量刑更规范、更标准;相关条款如下:  第一百一十五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格】  
    (一)犯罪数额1000元以上不满15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犯罪数额1500元以上不满2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以盗窃罪论处的,基准刑为拘役刑;  
    (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盗窃价值2000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盗窃公私财物800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六个月:  
    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四)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100份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6份,刑期增加一个月;50份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8份,刑期增加一个月;50份以下的,基准刑为拘役、管制刑或者罚金刑。  第一百一十六条【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万元以上不满6万元的,盗窃1万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犯罪数额7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并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予以重处:  
    (一)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盗窃金融机构的;  
    (三)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四)累犯且盗窃数额为8000元的;  
    (五)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六)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八)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第一百一十七条【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盗窃公私财物价值6万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犯罪数额4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增加情形的,予以重处:  
    (一)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盗窃金融机构的;  
    (三)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四)累犯且盗窃数额为
    4.8万元以上的;  
    (五)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六)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八)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第一百一十八条【缓刑适用但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扒窃或者跨县、市流窜作案的;  
    (二)惯犯;  
    (三)未全部退赃的;  
    (四)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五)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或者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六)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的;  
    (七)盗窃作案在10次以上的。  第
    (三)、
    (四)项规定的情形,未成年犯除外。
  •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构成任何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得未成年人,不构成盗窃罪;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从轻刑罚。盗窃犯的小伙伴,只要没有参与盗窃,只是“花了”(使用了)盗窃来的钱,就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当然,是应该把使用的钱交到司法部门的。
  • 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也就是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均适用监护。
    而监护分为法定监护、协议确定、委托监护和遗嘱监护。
    依据《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13条规定,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适用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
    《民法通则》第16条: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三门峡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