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朋友的叔叔是从小智障,没有生活劳动能力,现在40岁左右。他的爷爷奶奶死后,智障叔叔一直和他的父母一起住,由他父母无偿照顾。现在他父亲去世了,他的姑姑大爷们(智障叔叔的三个姐姐,两个哥哥)要一部分他父亲留下的遗产给智障叔叔,否则他们不养智障叔叔,(他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一间小破房给他父母,他父亲养智障叔叔这么多年,姑姑大爷们没给过一分钱),请问他们要部分遗产合法吗?他叔叔有继承权吗?智障叔叔应该由他和他母亲继续抚养吗?应该由谁来照顾智障叔叔是合法合理的?现在三个姑姑和其他两个大爷都不愿意抚养智障叔叔,又不同意他将叔叔送去敬老院,希望索取一部分遗产后,继续将智障叔叔继续留在他们家赡养,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谢谢!

继承 2018-12-16 06:3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自继承开始,客观意义的继承权也就转化为主观意义的继承权,继承人得自主决定是行使继承权、接受继承,还是放弃继承权。
    依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权的,视为接受继承。
  •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无论儿女,一视同仁。三个子女或许对父母的态度和赡养义务的履行各不相同,如果打官司只需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起诉,如果连同已经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起诉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赡养问题是家庭问题,父母与子女的清情比赡养费更重要,打官司可以赢得赡养费,但有可能使家庭矛盾更加激化,请慎酌。
  • 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遗产有代位继承权。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不受辈数的限制。
  • 《继承法》  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锡林郭勒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