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请问女方出轨有确凿证据,婚生一女儿17个月,去法院诉讼,男方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吗?

诉讼 2018-12-16 05:3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第一如果有证据表明女方确实有出轨的行为在法官眼里是一个不具备抚养小孩的条件,应为有道德污点,第二在中国一般是男性工作女性家务所以一般女性没有固定收入,在法官眼里没有固定收入也不具备抚养小孩的条件,第三你们的共同财产绝大部分会被无过错方得到更让你的财务雪上加霜。除非你的小孩不满两周岁,按照中国法律哺乳期的小孩跟随母亲生活,若果超过两岁的话就很难说了,超过10岁由孩子自己选择。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
    (二)中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情况,人民法院才支持返还彩礼: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如果不符合这三种情况,法院不支持返还彩礼。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难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二十七条: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方有婚外情是法定的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大,有婚外情行为的一方是过错方,但是法律上婚外情的认定会比常人理解的严格,需要律师根据您的证据材料综合判断。另外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在抚养权和财产分配中对有婚外情行为一方不分或者少分,但是根据过错情形,实际判决中对非过错方会有一些照顾,非过错方也可以要求过错方给予一定的赔偿。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抚养费的数额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对于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此外,若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或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以及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而父或母又有给付能力的,法院一般会支持增加抚养费。 如果一方有婚外情,家暴,赌博吸毒等过错,那么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支付损害赔偿,根据地区和情节不同会有不同,具体请咨询律师。另外如果一方因为照料老人、抚养子女等为家庭付出很多,也可以要求法院判决对方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具体补偿金额请当面咨询律师。 婚外与他人生子是对婚姻不忠的行为,但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和婚生子在主张抚养费、财产继承等方面有同等的权利。

  • 1、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建议您可以在协商时争取。
    2、协商不成的,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3、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半跟随母亲生活,十周岁以上子女在确定抚养权时,法院需要听取子女自己的意见。建议您根据之间的具体情况争取对孩子的抚养权,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法院需要考虑抚养方的经济能力,是否能够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 离婚时争取子女抚养权要准备:   第一,证明夫妻双方经济能力的材料。      第二,证明夫妻双方综合素质的材料。      第三,证明子女抚养环境的材料。      第四,子女意见。       
    一、两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二、两岁以上十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三、十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随母生活发生争议的,应考虑子女本人的意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石河子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