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朋友申请信用卡时留有我的资料,现欠银行钱没还,前几天我收到法院开庭的信息,说我涉嫌诈骗,我会承担责任吗?

刑事辩护 2019-01-06 16:3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欠银行的钱,银行起诉后,只有配偶有共同偿还债务的义务,其他直系亲属没有还款责任。
    持卡人与直系亲属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同。持卡人的债就是持卡人作为主体与他人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与其直系亲属无关。
    即使持卡人死亡后,按照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遗产应偿还被继承人生前所欠债务,但应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出部分,继承人不负偿还义务。
  • 信用卡申请条件:
    1、年满18周岁;
    2、持有有效身份证;
    3、无不良信用记录;
    4、有固定工作证明;
    5、盖有单位财务章的收入证明;
    6、其它财力证明,如银行存款、房产、汽车、股票、债卷等;
    7、社会养老保险证明;
    8、提供两名联系人。前3个条件必须具备,尽可能的提供4-8条证明材料,具体可以包含以下的信息,选择性的尽量多提供,以确保顺利通过审核以及提高信息用额度:
    1、30周岁以内,大专(含)以上学历,可办青年卡;
    2、有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使用一年一上,并且信用良好,可办标准卡、东方航空卡等;
    3、有轿车行驶证(必须是轿车,货车、面包车等不可以,外加单位盖章的收入证明,可办标准卡、东方航空卡等;
    4、单位有给你交社保,缴纳时间在一年以上且近三个月内有缴纳的,可办标准卡、东方航空卡等;
    5、交行沃德贵宾客服,请咨询营业厅工作人员,他们会为你办理推荐办卡,可根据资产办白金卡、标准卡、东方航空卡等;
    6、如果是医生、教师、公务员,可以申请办理公务卡,具体办理情况,请咨询营业厅工作人员
    7、沃尔玛、卜蜂、哈根达斯等联名卡,可找驻点工作人或者请咨询营业厅工作人员。
  • 信用卡欠款未还,银行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
      
    1、由银行直接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向你催收。
      
    2、由银行委托第三方(如律师事务所)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向你催收。
      
    3、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向你催收。
      
    4、如果信用卡欠款达1万元以上的,经银行多次催收不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银行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追究欠款人的刑事责任并可同时追收欠款。
  •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 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
    (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张家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