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1、公司从2017年年初一直拖欠工资,到2017年7月份就强制放假。2017年底公司一共十二个人(包括已经离职的和未办理离职的)去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拖欠工资一事。判决书下来以后,法院强制执行时说公司没有财产,无法执行,现在公司已经被列入失信执行人。我想请问下,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追讨到已拖欠工资呢?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类型。

2、由于当时公司强制放假时,我并未离职。因此我是否可以向公司申请赔偿金?申请的理由是什么呢?

3、由于当时公司强制放假时,社保也没有减员,所以我现在交不了社保。此时,我就去劳动局申请了确认劳动关系于2017年8月1号解除。现在还没有开庭。然后,前公司老板联系我,说可以办离职手续,但是需要我签源代码保密承诺书和竞业协议。他还提出,之前签的劳动合同,保密费是算在工资里面的。我想请问下,前公司提出的这个要求合理合法吗?现在我要怎么做?法院强制执行时说公司没有财产,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追讨到已拖欠工资呢?是否可以向公司申请赔偿金?

劳动纠纷 2019-05-08 16:3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如果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执行法院可以对其处以法拘留、罚款,并强制追回被转移的财产用以执行。
    2.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以下达中止执行的裁定,执行申请人无论什么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了可执行的财产即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永远不会过期。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股东将其对公司所有之股权转移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继受取得股权而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法律行为。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是股权出让人丧失一部分股权甚或丧失全部股权以致丧失股东身份,股权受让人股权份额增加或者成为新的股东。
    股权自由转让是公司法上的一项原则。但股权转让往往涉及转让人、受让人、公司、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等诸多主体的利益,为了维持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保障交易安全,就不能不对股权转让进行必要的规制。
    因而,股权自由转让不是绝对的,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可转让性程度就要低一些。有限责任公司因人合性、资合性的特点,股东之间的相互信赖与合作是公司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对于股权自由转让必须以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为程序性限制,方能维持公司的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其他股东的利益。同时,公司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作出限制性的规定,这种规定相比公司法关于股权转让的一般性规定,设定了更为苛刻的条件,是章程制定者为了维护自身及公司利益达成合意的体现。
  • 劳动者辞职,是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双倍工资。
      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 用人单位放假,应当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发给生活费。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开工不足等原因放假的,放假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发给生活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昌吉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