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1月份在上海众国雪铁龙购买了1.6T自动先锋型C3XR、平时安全带卡扣一直用卡捎插着、所以一直没有发现问题、最近由于上海对未系安全带查的比较严、所以拿掉了卡捎、发现副驾驶没有安全带提示报警功能、于是前往4S店检查、几个师傅检查了一个多小时 、查找不出原因、于是第二天又去检查、在检查了2个多小时后告诉我、这款车没有安全带未系提示功能、我在通过雪铁龙官方以及车友会其他同款配置车的查询下、证实此车正副驾驶都有安全带未系提示和报警、随后我又与4S店交涉、最后他们承认有这个功能、于是拆车座椅查找原因、发现我的座椅不是原车座椅 、被换过座椅、换上的座椅少了一根线、就是说这个座椅没有安全带报警功能、现在4S店答应换座椅、然后他们提出补偿我一箱油钱、我没有答应、我的想法是、第一:为什么新车要把座椅换了、那么我担心是不是还换过其他我发现不了的配置或配件、第二:我买的车有这个配置:现在座椅却没有这个配置、我感觉自己被欺骗了,4S店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属于欺诈或者说欺骗消费者、求大家帮我出出主意、到底我该怎么办、是让他们帮我换了座椅就算了、还是要求他们赔偿?还有请问、这算不算欺诈消费者?为什么新车要把座椅换了、是不是属于欺诈或者说欺骗消费者、还是要求他们赔偿?算不算欺诈消费者?

消费者维权 2019-05-16 11:5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消费欺诈认定:  首先,欺诈方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人主观上有欺诈的恶意。
    多数情况下,欺诈人主观上的欺诈故意十分明显,也易于认定,但在少数情况下就很难认定。比如销售者出售产品,向消费者陈述时,销售者并不肯定陈述的真伪,但仍向消费者作出陈述,以致因陈述事实的虚假性而导致消费者陷入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陈述的一方,即销售者具有欺诈的故意,因为销售者不能判定其陈述的是否真实,也就不能以真实的事实陈述给消费者。在陈述时,销售者应当知道该事实若是虚假的,会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因此,这种情况可认定销售者具有欺诈他人的故意。
      实践中,经常发生这类纠纷,商场出售过期商品,但却是以打折促销的方式销售的,而且在店堂告示中明确告知购买者“打折商品,售出恕不退换”。消费者购买后发现是过期产品,便以商场销售过期产品构成欺诈为由,要求退货并赔偿。
    对此,商场则常以其已在店堂告示中明确告知购买者“售出恕不退换”为由作为抗辩。有人认为,打折商品在质量等方面与非打折商品一定存在差别,既然商场已在店堂告示中明示售出恕不退换,消费者仍然购买,表明消费者自愿承担某种风险,商场的行为不构成欺诈。
    这种观点没有法律依据,商场出售任何商品,不论是否打折,都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包括不得出售过期商品。这是商场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而不是商场对消费者承担的合同义务。对于其不得出售不合格商品的法定义务,商场不得利用店堂告示的方式予以免除。
    有的商场认为,商品的保质期印在商品的外包装盒上,商场并没有对保质期作任何修改,消费者购买时不可能不注意到商品的保质期。
  •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被欺骗要如何维权呢?
    1、与商家协商解决
    消费者在与商家发生争议的时候,要积极与商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在日常中会遇到,吃饭吃出苍蝇、买衣服买到长短袖等现象,此时消费者可以提出赔偿金或退换货物等合理要求,与商家好好过沟通。
    2、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
    在与商家实在沟通不了的情况,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消费者享有的九大权利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监督权。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5、求偿权,消费者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知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人格尊严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 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应加倍赔偿消费者并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诈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六)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七)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八)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九)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一)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二)其他虚假或者是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