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有人把身份证照片发给我,说我骗他身份证信息

综合法律 2022-11-14 15:3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的处理办法:当事人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立案,及时侦破案件,对行为人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 公民要想不被冒名欺骗,可以采取的方式为:
    1、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件;
    2、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3、办理身份验证和绑定手续;
    4、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进行标注;
    5、其他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防止冒名欺骗的方法有:
    1、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件;
    2、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3、办理身份验证和绑定手续;
    4、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进行标注;
    5、其他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