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律师你好,我的朋友现己被逮捕,是涉嫌合同诈骗,金额3万多,但是家人想办取保,公安机关不给办,家人该怎么办我的朋友现己被逮捕,是涉嫌合同诈骗,金额3万多,但是家人想办取保,公安机关不给办,家人该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19-03-30 17:4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规定,可以依法进行取保候审,但是需要在进行取保候审后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
  •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较其他犯罪来讲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因为合同诈骗罪是财产犯罪,危害性较暴力犯罪小。在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退还了赃款或者将钱押在公安局,那么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一些办理过的案件中就采用了这一做法,成功的为当事人申请到了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的程序是:  
    1、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合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合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决定取保候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合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合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合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4、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也是有附加条件的,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
    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解释》规定,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运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