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大学毕业后于2016年1月1日进入南宁市XXX集团公司,从事人力资源专员工作。双方合同约定,第一个月为见习期,见习期工资为人民币800元,第2-6个月为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为1200,试用结束后经公司考核合格的,予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工资为3000元,并购买五险,年终奖为1万元。劳动合同期间,因为公司业务繁忙,你在2016年5月1-7日连续加班,10月1日-7日连续加班,但公司没有支付任何加班费用。你成功入职后,2016年12月因公司对于上班服装有要求,需要购买2套XXX西装,每套价格2万元,公司负担1.5万元,你自己负担5000元,你觉得划算,口头表示同意。劳动合同期间,你的好友张XX所属的南宁市XXX集团公司有业务需求,希望你能够把XXX的客户带到自己公司,同时让你晚上下班时到期公司兼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并支付你2000元工资。XXX集团公司发现你在外兼职并带走公司客户,造成100万元的业务被南宁市XXX集团抢走,书面要求你其辞去兼职,赔偿损失20万元,并继续上班。但你依然我行我素。2017年1月1日起,XXX集团公司单方决定扣发你的全部工资以及2016年度年终奖以冲抵赔偿金,但是你明确表示反对。2017年3月1日,XXX集团公司也对你发出了解除合同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2017年5月1日,你向南宁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提出了仲裁请求,要求XXX集团公司赔偿损失,因为工作难找,你可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同日,XXX集团公司也对你提出了仲裁的反请求。想问XXX集团怎么写仲裁反请求。谢谢双方合同约定,你向南宁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提出了仲裁请求,想问XXX集团怎么写仲裁反请求。

仲裁 2019-05-24 14:3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您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组长不代表用人单位,您可以找领导谈谈。另外,您现在在试用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该通知,书面或口头法律没有规定,您急着解除的话,口头通知即可,不需要书面形式。
    三日后您到点走人即可,这是完全符合法律程序的。希望能回答您的问题,祝您生活愉快!
  • 违法解除合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试用期是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一)项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出勤结清工资。但是,劳动者试用期满,无论劳动者是否录用条件,用人单位继续用工,视为已经转正,已经丧失按“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合同的权利。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使用期满继续用工办个月之后,以试用期不合格解除合同是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主张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二倍经济补偿金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另给予工资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你好,依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若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同时该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上述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同时,加班费应不低于工资的150%。

  • 1、员工在试用期加班,用人单位也要支付加班费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山东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