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甲乙预谋共同教训丙,但教训丙的时候甲激情犯罪预谋杀死丙,而乙只想教训一下并不想杀死,且乙存在劝阻甲不要杀人的行为,后甲不听杀害了丙,问最后甲乙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如果不构成,那甲乙又该如何分别定罪?而乙只想教训一下并不想杀死,问最后甲乙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那甲乙又该如何分别定罪?

刑事辩护 2019-03-18 16:0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根据上述对共同犯罪构成特征的分析,可知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二人以上同时或者先后(近乎同时)针对同一个目标实施同一犯罪,但主观上缺乏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的,属于同时犯,不构成共同犯罪。  
    5、二人以上同时实施犯罪但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6、超出共同故意范围之外的实行过限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 按相关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故意杀人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故意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故意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对于精神病人故意杀人: 精神病人分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精神病发作时致人损害,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应从轻减轻处罚。
  • 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
    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信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