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月前我本来刚把宅基地房子给租出去了,租客都给了定金这时有人要买房,就退了租客。但是只交了定金,还是别人代交的,我给代交人打了收条。是这样写的:收到买房定金20000元,若买方反悔定金不退。收款人是写的是我,但是代交款人又把交款人王铭这句写。这个王铭是代交人,现在买家反悔想要定金是否合理?2月前我本来刚把宅基地房子给租出去了,但是只交了定金,还是别人代交的,若买方反悔定金不退。

房产纠纷 2019-04-18 13:0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者违约金条款。”由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定金是违约定金,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都有相同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两者不能并用,否则,不仅将会给违约方强加过重的责任,而且责任后果与违约所实际造成的损失相比相差很大,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并且只能由守约方选择一种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而不能两者都同时选择适用。
  • 我国法律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目前的定金纠纷主要是因为开发商的行为没有统一的规范,多数情况是先交定金、签协议,后看合同,而合同中又包含一些由开发商自己拟订的附加条款。
  • 现在,出租房屋已经是很常见的事了。按照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租赁双方都应该对出租的房屋负有一定的责任。那么,房子租出去后,屋主还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下面由法律经验小编为您整理介绍。   一般来说房子出租后,出租人有保障房屋财产、人身安全的义务,出租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不得危及人身安全。   如果出租的房子中有自然损害的,出租人应该及时修缮,做好维护工作,避免给租户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如果出租人已经合理的履行了该义务,没有任何过错,那么对于出租屋内发生事故是由于承租人自己原因造成的,房主不承担责任。   具体的法条依据是:   
    1.《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按照租赁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确需提前收回房屋时,应当事先征得承租人同意,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2.《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出租人应当依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将房屋交付承租人,不能按期交付的,应当支付违约金,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出租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或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出租人负责修复。不及时修复,致使房屋发生破坏性事故,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修缮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 老百姓买房,是一件大事,几乎耗尽毕生心血,所以买之前一定要再三审核房子信息。特别是购买二手房,看一次房只能看到表面,还要对房深入的了解,之后再定也不迟。
    选房的老手不仅仅局限于户型本身,还会关注户型的采光、景观和视野等各个方面。
    要想选好房子,要重点关注下面的几点。
    一、核实房本
    弄清房屋的所有权是不真实可靠,房本是不是真的,房本要是假的,定金就泡汤啦。
    二、确认房主
    一定要验明正身,严防卖房骗子。
    最好是看看房主的身份证以及结婚证等证件。确认是房主本人在卖房。
    三、核实产权
    房子的产权上写的所有人,都要同意卖房才行,若有一人不同意,交了定金也白搭。
    可以去建委查查产权归属,房本、房主、产权人一目了然。
    当然这个需要房主的配合。
    四、检查产权有无瑕疵
    看看房子有没有债务纠纷,是否被查封。是否可以上市交易,如果被查封或抵押,都是不可以买卖的房子。
    五、核实面积
    房本上的面积跟实际建筑面积一样吗。
    拿着尺子量一量心里才有数。
    六、落实细节
    ①所谈的交易价,是单独房子的价格还是包括车位及赠送家具;
    ②如果包含车位,务必注明车位号;
    ③如果是教育地产,注明是否属于某学校片区,名额有无被占用;
    ④房产证真假与产权瑕疵可以通过房屋核验来验明;
    ⑤定金不要让中介代收,不要超过总房款的20%,不要超过50万。
    如果一定要支付“大额定金”,尽量选择资金监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和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